印度緩和對華關系不過是權宜之計。7月14日,國家副主席韓正和外交部長王毅分別在北京會見印度外長蘇杰生。韓正表示,中印都是發展中大國、全球南方重要成員,做相互成就的伙伴,實現“龍象共舞”,是雙方正確選擇。
蘇杰生則表示,中印喀山會晤后,雙邊關系穩步改善,印方愿以領導人共識為指引,保持印中關系發展勢頭,推進互利合作,加強在多邊機制中的溝通協調。蘇杰生并強調,在如今錯綜復雜的國際形勢下,中印作為鄰國和主要經濟體,雙方開誠布公地交換意見和看法是非常重要的。
應該說,蘇杰生此次的表態,總的來說中規中矩,說得過去。但對印度這個國家,一要看他的實際行動。二要看清他的動機所在。
其實印度方面類似的表態以前也有過。但大家看到的是,在今年4月召開的里約熱內盧金磚國家外長會議,中方希望在公報中加入“反對美國關稅霸權”的表述,卻遭到了印度反對,13國就未能就聯合公報達成一致,最后沒有發表聯合公報。而在今年6月的哈薩克斯坦阿斯塔納上合組織峰會上,原本發表聯合聲明,但蘇杰生卻以會議沒有指責巴基斯坦對印度進行恐怖主義襲擊為由,橫生枝節,最后也沒有通過聯合聲明。
7月15日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外長理事會會議定在天津舉行,必須要觀察一下蘇杰生這次的表現究竟怎么樣。
印度方面現在出現了有改善對華關系積極姿態,我們可以給予肯定。但要看穿,其實印度方面很大程度上是權宜之計。此次蘇杰生的表態,是對兩國關系積極發展態勢的肯定,也傳達出印度希望進一步推動雙邊關系正常化的意愿。
其一,印度面臨來自美國的壓力。現在美印貿易沖突也比較激烈,美方甚至以印度購買俄羅斯石油為由,要對印度課以500%的關稅。同時與中美兩個大國惡化關系,顯然不是明智的選擇。
其二,印度現明顯在有意把與中國的關系緩和作為和美國談判的籌碼,以此應對美國的壓力。說白了是在一定程度上利用中國而已。
其三,美國現在推動制造業回流美國,而這與印度希望美國加大對印度的投資的愿望背道而馳。在印度看來,美國現在既要印度配合遏制中國,又要印度失血。這使得印度左右逢源的空間變小了。印度當然要想法拓展自己的政治、經濟空間。
雖然與印度改善關系,有利于我們改善周邊環境,分化美印的安全戰略關系。但中印之間存在很多深層次障礙,如領土爭端、地緣政治戰略方面矛盾等等,這些都是一時無法解決的。所以我們要認清印度方面發展中印關系的戰略本質,二要充分認清印度外交的特殊本性。不管到什么程度,都要做到心中有數,周密應對,適切妥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