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俊杰離開成都蓉城,這事兒其實并不突然,但真落地了,多少讓人有點感慨,畢竟這哥們兒剛在二隊踢出點名堂,轉頭就去南通支云,這波操作讓不少球迷直呼看不懂,不過細想下來,這可能就是現在中超、乃至整個中國足球生態里的“小人物大命運吧,現階段的成都蓉城,想要兼顧成績和青訓,不容易,主力和潛力股的取舍,每走一步都像在走鋼絲,孟俊杰的這步棋,怎么看都是高層和教練組權衡再三后的結果
說起來,孟俊杰在成都蓉城二隊這賽季的表現,絕對配得上“本土金靴這個名頭,遇到僵局他總能站出來,進球和支點作用都不虛,甚至有球迷把他比作“韋世豪接班人,這話聽著有點夸張,但也反映出球迷對他期待確實不低,畢竟韋世豪馬上奔三,狀態雖穩但終究要有個接班人,只是成都蓉城并沒有選擇一股腦把孟俊杰提上一線隊,而是選擇了讓他先去南通支云中甲鍛煉半個賽季,這個操作說白了就是“慢火燉,不急著拔苗助長,給年輕人多點成長空間
那問題來了,為什么是南通支云,為什么是現在,蓉城高層的算盤其實也不難猜,孟俊杰在中乙已經證明了自己,留在二隊意義不大,往上一躥,直接踢中超風險太大,萬一踢廢了怎么辦,南通支云這會兒提出來要人,蓉城也樂得成人之美,既能保證孟俊杰有比賽機會,還能看看他在更高水平聯賽里到底能不能撐得住,這種“借雞下蛋的操作,老實說在職業足球里已經成了慣例,成都蓉城這幾年在用人和青訓上確實越來越“精打細算了
對比一下胡荷韜的成長線,你就能看出蓉城現在的用人思路有多“求穩,胡荷韜當年差點去讀大學,結果主帥徐正源一眼相中,直接給了主力位置,最后一路踢進了國足,這種膽識和魄力,不是誰都能有,但也不是每個年輕人都能頂住壓力,孟俊杰現在這套“先去其他隊練級、再回來挑大梁的劇本,其實就是雙保險策略,既讓球員有動力,也讓俱樂部有回旋余地
當然,球迷們的情緒不難理解,誰不想自家青訓一夜成名,直接一線隊封神,但現實擺在眼前,成都蓉城不是沒有教訓,年輕球員一步登天的故事總歸是少數,更多人是被高強度比賽壓垮、最后泯然眾人,蓉城這波選擇,怎么看都更像是理性派的冷處理,而不是一味押寶
有人說,孟俊杰能不能成“胡荷韜第二,關鍵還是看他能不能在南通支云踢出來,中甲比賽節奏、對抗、壓力都不是中乙能比的,踢得好了,下賽季回蓉城直接頂上主力也不是不可能,踢得一般,至少也算多了一段經歷,別忘了,機會永遠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這話放在胡荷韜身上應驗過,放在孟俊杰身上,誰又敢說沒戲
至于徐正源和高層,肯定也不舍得,誰不想自家青訓快點冒頭,但一線隊位置就那么幾個,韋世豪還在巔峰,孟俊杰就算再能踢,也得講究個“天時地利人和,現在去南通支云,既是為了自己,也是給未來做鋪墊,說白了,這就是職業足球的人情冷暖,誰也不例外
從俱樂部角度看,成都蓉城這幾年在青訓投入上確實動了真格,敢用新人、愿意給機會,胡荷韜的例子就擺那兒了,不是紙面文章,是真刀真槍干出來的,但青訓不是一錘子買賣,得有耐心,也得有體系,孟俊杰這步走得穩,算不上驚艷,但絕對不失為明智之選
最后冷靜說一句,孟俊杰的故事,既不是“天才橫空出世,也不是“天降大任于斯人,更像是中國職業足球真實生態下的縮影,機會和風險并存,誰能笑到最后,不靠一時爆發,靠的是持續努力和一點點運氣,成都蓉城這波慢火燉金靴,未必能立刻見效,但從長遠看,這種“輸得起的底氣,才是俱樂部真正的底蘊所在,球迷們不妨耐心點,看看下賽季孟俊杰能不能給我們帶來驚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