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同李世民一樣都是篡位得權,可二人對待舊臣的做法截然不同。
方孝儒的十族不僅讓他本人在歷史上留下了赫赫威名,更是讓朱棣背負了諸多罵名。
可這還不算完,在用方孝儒的十族震懾完文臣之后,武將也必須有所震懾。
鐵鉉被他推了出來,鐵弦雖然沒有遭受十族之痛,可他一家人的命運也好不到哪里去。
他自己先被凌遲,然后又被投到油鍋當中,反復炸了幾遍。
之后,便是他的老婆和4歲的女兒被送到了教坊村,成為了男人胯下的玩物,他的兩個兒子則被充軍。
朱棣為何這么恨鐵鉉,殺他可不僅僅只是為了政治考量,期間還摻雜著朱棣的私憤。
1399年,朱棣在北邊起事的時候,雙方打的有來有回,南邊在初期尚且能進行北伐。
鐵鉉那時候正好在山東當官,戰斗的時候負責運運糧草,保障下后勤。
參政的職務讓他沒有領兵權,可李景隆的無能卻把鐵鉉推到了前邊。
當大軍潰敗的消息傳回來的時候,鐵鉉實際上是不在濟南城里邊的,他正在外邊為大軍征集糧草。
按說這時候濟南的生死已經與他無關了,可他的做法卻與所有的人不同。
這時候大家伙要么是爭著逃跑,要么是爭著投降,可唯獨鐵鉉單槍匹馬一頭扎進了被包圍的濟南城,誓死要與濟南共存亡。
也是在他與盛庸的努力下,濟南的城防得到了穩固。等到6月8日叛軍圍死城池之際,守軍也有了信心與能力與敵軍周旋。
別看是圍城戰,但打的絲毫不含糊。朱棣想招降,便往城里射招降書,可迎回來的卻是鐵鉉諷刺朱棣的書信。
雙方人馬都知道圍城不是長久之計,總得有個出路。
因而,鐵鉉假意投降誘使朱棣進城,想要將他擊殺。
他先是派了一群百姓出城,表示濟南愿意投降,但條件是朱棣自己進城談判。
想盡快結束戰斗繼續南下的朱棣信以為真,便帶了少量的親兵,騎著高頭大馬進了城門。
城門樓子早已經被鐵鉉做了手腳,他想等朱棣騎馬經過的時候,把提前設置好的千斤閘放下來,連人帶馬一塊把朱棣砸死。
還別說這個計劃差一點改變歷史的軌跡。沒錯,這個計劃就因為差了那么一點,最后失敗了。
朱棣騎著馬匹行到城門下時,千金閘掉下的時機沒有把握好,只砸死了朱棣胯下馬匹的馬頭,讓朱棣逃過了一劫。
惱羞成怒的朱棣不再招降,而是開始集中炮火炮轟濟南城,準備炸開缺口之后拿下這座該死的城池和守城人鐵鉉。
如果真是狂轟濫炸,說不定濟南城就得破了,偏偏鐵鉉不是一個按常規出牌的武將。
他直接在城門樓子上掛上了朱元璋的牌位,就想看一看朱棣敢不敢炮轟他爹。
畏首畏尾的朱棣還真不敢打下去,只能鳴金收兵。
兩方人馬又在城下糾纏了三個多月,誰也沒有取得任何好處。
建文一看鐵鉉這么能打,就要為他加官進爵,各種封賞源源不斷的從南邊兒送到了北邊。
雖然濟南保住了,可也給朱棣指的另一條道。
他不在死磕濟南,而是繞了過去直接攻擊南京。
最終的結果就是朱棣在南京大搖大擺的上位了,鐵鉉仍然在濟南一帶組織抵抗,可終究還是被抓了。
朱棣登上大位之后,可沒有當初李世民的大度。他知道自己的來路不正,所以想通過手段拿下就舊臣,鎮壓輿論。
于是,他對鐵鉉實施了親自審問。
兩人的對話十分簡單,一個勸降,一個大罵,而且罵的那個說的話還十分的切合實際。
這種打臉的話語讓朱棣很下不來臺,所以他給鐵玄定了一個結局,那就是凌遲。
為了逼鐵鉉低頭,朱棣甚至讓人用刀子先把他的耳朵、鼻子割了下來,然后再用沸水煮熟,扔到鐵鉉嘴里,讓他嘗嘗自己的血肉好不好吃。
硬氣的鐵鉉還是不低頭,直言忠誠的血肉,有什么不好吃的呢?
這下可把朱棣氣瘋了,他不再做任何的幻想,而是讓人著手實施凌遲。在整個凌遲的過程當中,鐵鉉沒有絲毫畏懼依然是罵聲不斷。
等凌遲完了之后,朱棣心頭的怒氣還沒有發泄完,他又讓人把鐵鉉扔到了油鍋里邊,反反復復的煎炸,直至最后尸骨無存。
朱棣雖然沒有滅了他的十族,可對他的家人一樣實施了殘酷的鎮壓。
他的父母被發配到了萬里之外,去了海南在那里自生自滅。
他的妻子和只有4歲的女兒全部被送到了教坊司,任由男人們蹂躪。
至于他的兩個兒子也被充了軍。
政治是黑暗,但在朱棣的手中似乎變得更加凌厲。
鐵鉉的名頭沒有方孝儒大,但他不失為一個忠臣的典范。
山東、河南的鐵公祠香火不斷,足以說明他的凜然正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