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離正式上映還有兩周,電影《731》再次沖上熱搜。
理由不是票房預售破紀錄,而是“舉報量破紀錄”。
相關信息顯示,電影《731》僅憑一段30秒的預告片,就引發了上百萬人聯名抵制。
微博話題#抵制731上映#閱讀破8億;家長們說“太血腥”;部分自媒體說“破壞中日友好”;還有人神神秘秘地勸刪帖,“別給境外勢力遞刀子”。
這部耗時十余年籌備完成的歷史題材影片,為何會掀起如此軒然大波呢?
要知道本部片子原計劃去年7月31日就要上映,后來因為反對聲太盛,不得不挪到了今年7月31日,可今年同樣面臨了巨大的壓力。
那么,到底是哪些人在阻止電影上映呢?他們究竟在害怕什么?
電影《731》,是一部充滿荊棘的史詩級巨作,導演趙林山為了完成這部巨制,幾乎搭上了其能夠付出的一切。
2017年,趙林山首次啟動該項目時,就遭到了業內罕見的阻力。
題材的極度敏感性讓眾多投資方望而卻步,項目一度瀕臨流產,最終在長影集團老領導的鼎力相助下才得以繼續。
趙林山在央視采訪中透露,從立項、制作到最終獲得“龍標”許可,每一步都步履維艱。
那種艱難的壓力,不僅來自資金壓力,還源于無形的外部干預。
如,當趙林山首次前往哈爾濱“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采風時,館長金成民態度異常冷淡。
甚至將他拉到一旁嚴肅質問:“你真的要拍這部電影嗎?”
館長隨后透露,此前已有三位導演嘗試拍攝同一題材,但“都不在了”,有的死于疾病,有的死于車禍,有的死于意外。
館長的警告,無不暗示著那一題材背后暗藏的潛在的危險。
為了還原歷史真相,趙林山團隊自2018年起輾轉日本東京、千葉縣、福岡等地,查閱了大量美國解密檔案,搜集影像證據。
導演甚至讓兒子退學,親自赴日一線調查,全力支持其傾盡一切的作品《731》。
劇本創作耗時十年,拍攝期間上到導演,下到每一位演員都付出了極大的心理折磨和傷痛,最終完成了鴻篇巨制。
當影片最終完成時,趙林山與妻子相擁而泣,那淚水既是對艱難歷程的釋放,也是對歷史責任的擔當。
然而,電影甫一進入宣傳期,便遭遇了規模空前的抵制浪潮。
2024年5月預告片發布后,社交媒體上迅速涌現大量舉報,簽名人數突破百萬。
后來不得不將影片調整了檔期,為了暗合“731”所指,影片甚至甘愿等待一年,于2025年7月31日上映。
可即便如此,今年的影片宣傳依然沒有躲過舉報和抵制。那么,到底是誰在抵制呢?
一類是以“保護兒童心理健康”為由的部分家長,他們聲稱孩子看到預告片截圖后“做噩夢”。
另一類是打著“維護中日友好”的旗號,指責影片“煽動仇恨”,不利于國際形象和中日關系。
透過現象看本質,對于以上的言論很顯然是有人故意為之,要知道作為中國人,每一位華夏兒女都不會因為以上的原因,掩蓋歷史真相,自欺欺人。
一、怕孩子做噩夢,還是怕自己醒來?
打開投訴帖或者評論區,出現頻率最高的詞是“孩子”。
那些別用有心的“家長”,又在用孩子綁架道德,用孩子來壓制還原真實歷史的影片的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