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在是沒想到,等著《穿 Prada 的女魔頭》拍第二部的時候,沒想到等來了“女魔頭”本人 Anna Wintour 卸任《VOGUE》主編。
不過倒也不用難過太多,雖然不做主編了,但“女魔頭”根本沒想退休——
她將繼續以康泰納仕全球首席內容官和《Vogue》全球編輯總監的身份,監制集團旗下除“New Yorker”之外的所有刊物。
當我們在談論 Anna Wintour 時,我們總會立刻想到她那標志性的 Bob 頭、從不離臉的墨鏡,以及那些被奉為圭臬的時尚穿搭法則。
但如果我們將目光下移到她的手腕,你就會發現一個看似不經意,實則看點滿滿的小世界。
縱觀她執掌《VOGUE》的 30 多年,腕表的選擇也隨著她的事業軌跡不斷演變。
今天,我們就來扒一扒安娜的腕表私藏,回顧一下在不同時期陪伴安娜的那些腕間時計。
Cariter Ceinture 腕表
初任主編
經典基調
1988 年,39歲的安娜·溫圖爾出任美國版《VOGUE》主編。在最初的十幾年里,她手腕上的常客是幾款極具古典韻味的腕表。
首當其沖,是一枚極為罕見的 Patek Philippe Ref.2461 古董表。
這款長方形的腕表,側面線條模仿的是轎車車頂,在意大利收藏家中,它有一個非常形象的昵稱:Tegola,意為屋瓦或瓦片,微微彎曲、貼合手腕的弧形表殼,就像一片優雅的意式屋瓦。
這種設計在當時極為前衛,充分體現了戰后五十年代對于建筑感和流線型美學的追求。
更有趣的是安娜選擇佩戴它的時機。
1988年,當時的時尚圈滿是權力套裝、夸張廓形、閃亮浮夸大號珠寶...充滿了“More is More”的喧囂。
而在 1989 年的 Met Gala 紅毯上,39歲的安娜選擇了金閃閃的服裝和一大串珍珠項鏈,卻沒有搭配當時流行的、金光閃閃的女士珠寶表,而是戴著這枚設計純粹、甚至有點“冷淡”的腕表亮相,讓人看到她對經典與質感的追求。
除了這枚,她還有另一款更經典的百達翡麗 Ref.3944,也就是大名鼎鼎的Calatrava。
這款腕表誕生背景頗具戲劇性,1932年正值全球經濟大蕭條時期,剛剛收購了百達翡麗的 Stern brothers 推出了這款作品,旨在以一款經典而睿智的設計幫助公司渡過難關。
設計師 David Penny 的手稿
首款 Calatrava 腕表設計深受當時盛行的包豪斯藝術風格影響,纖細的圓形表殼、極簡的時針刻度、巴黎釘紋表圈,摒棄繁復裝飾,強調簡潔線條和易讀性,奠定了圓形腕表的主流地位。
約在 1985 年推出的百達翡麗 3944J ,采用 18K 黃金表殼,同樣配有標志性的“巴黎釘紋”表圈
多年以來,百達翡麗 Calatrava 的設計美學不僅幾乎沒發生太大變化,其標志性元素也延續到了更多表款設計中。
百達翡麗 5119
百達翡麗 6119
安娜在剛上任主編時就佩戴這兩款表,等于從一開始就給自己的品味和態度定了調。
如果說百達翡麗代表安娜身上嚴謹、理性的“主編”一面,那 Breguet 則是她對古典藝術和極致浪漫的向往。
我的老粉們應該都對寶璣很熟悉了吧,作為“制表界祖師爺”,他們不僅有陀飛輪、寶璣游絲等一系列數不清、對鐘表界至關重要的發明,其標志性的設計元素也備受青睞。
安娜戴的經典系列,有標志性的機雕花紋、藍鋼寶璣指針、隱形簽名,表殼側面是錢幣紋,沒有那些飛揚的大logo,卻處處體現著精致和藝術。
寶璣 Classique 經典系列 8067 腕表
千禧年間
擁抱多元
進入 21 世紀,安娜的腕表選擇開始展現出更多元化的品味,既有華麗的珠寶表,也不乏充滿設計感的時髦款式。
她有一枚上世紀 20 年代的 Art Deco 古董鉆表,在千禧年前后經常被她佩戴去一些重要場合。
長方形表盤配上鉆石和黑色絹帶,華麗又復古。
坊間傳聞 2020 年有一只同款被拍賣,很多人猜是安娜賣的,因為在那之后她就沒再戴過這只表了。
在 2002 到 2005 年的那幾年,安娜手腕上的“新寵”換成了Hermès Cape Cod。
作為“養馬人標配”,這款表的誕生,源于一次美麗的“意外”。
當年,愛馬仕的傳奇藝術總監 Henri d'Origny 被要求設計一款方形腕表,但他覺得直接畫個方塊太無聊了,于是他“叛逆”地將一個方形表盤,放進了愛馬仕檔案庫里一個經典的“船錨鏈”(Cha?ne d'Ancre)鏈節輪廓中。
這個誕生于 1938 年的鏈節,本是手鐲的設計,卻被他巧妙地“掰”開,包裹住了表盤,創造出“方中有圓”的獨特美感。
這種不滿足于常規、總在尋找新意的時尚“破格”精神,和安娜本人的性格倒也襯得很。
全盛時期
風格自如
隨著在時尚界地位的日益鞏固,安娜在腕表的選擇上也更加游刃有余,既有永恒的經典款,也有充滿話題的神秘之作和對友人的支持。
在安娜所有的腕表里,最特別的,絕對是這款神秘的六邊形腕表。
從 2004 年開始,這枚六邊殼腕表就時常出現,綠色表帶尤其上鏡。
但神奇的是,在這一眾糊圖中,全世界的時尚編輯和腕表專家至今沒人能百分百確定它到底是什么牌子的哪一款。
有人覺得它是卡地亞的某個停產之作,也有人從表耳形狀推測是伯爵的 70 年代設計,還有人說是某個頂級珠寶品牌專門給她訂制的孤品...
但無論是哪一種,事件的焦點都是“Anna Wintour戴了它”,是她給了這枚作品神秘色彩和話題度。
如果安娜的腕表收藏是個“后宮”,那卡地亞 Tank 絕對是獨得恩寵的“正宮娘娘”。
這款表的故事三天三夜也講不完,從戰場上的雷諾坦克獲得靈感,一誕生就酷到沒朋友。
它既有坦克的硬朗線條,又有法式的優雅精致,男女通吃,紅了好幾個時代。
它的粉絲名單更是一本橫跨世紀的《名人錄》,堅持要在電影里佩戴它的默片男神魯道夫·瓦倫蒂諾、優雅的戴安娜王妃、還有波普藝術大師安迪·沃霍爾...
沃霍爾那句名言更是說出了 Tank 的精髓:
“我戴 Tank 不是為了看時間,我從不給它上鏈。我戴 Tank 因為這是該戴的表?!?/p>
而安娜最愛的那只,是 18K 金的Tank Louis Cartier。
它最著名的前主人是美國前第一夫人杰奎琳·肯尼迪。那塊表是她在 1963 年由她的妹夫、波蘭王子 Stanislaw "Stas" Radziwill 贈送的禮物,表背上還刻著字。
多年后,這塊充滿歷史印記的腕表在佳士得拍賣會上,被金·卡戴珊以超過 37 萬美元的價格拍下。
從肯尼迪家族到卡戴珊家族,再到時尚圈的女王安娜·溫圖爾,這塊表串聯起的,全是不同時代、最有話題性的女性。
卡地亞 Colisée 則更顯資深藏家的功力,從 2008 往后,常被她戴去一些晚宴活動。
這款中古作品靈感來自羅馬斗獸場,表圈由兩條平行的圓形刻紋組成,表鏈由無數顆像米粒一樣的金珠串聯而成。
這種表鏈制作工藝極為復雜,但上手十分柔軟服帖,隨著手腕的動作,還會像流動的黃金一樣閃爍,這讓 Colisée 腕表超越了計時工具的范疇,更像一件精致的手鏈珠寶。
作為美國設計大師 Ralph Lauren 的好友,她也會戴上 Ralph Lauren 的腕表。
Ralph Lauren 867 系列
可能有人會好奇,Ralph Lauren做的腕表能好嗎?
Ralph Lauren可是來真的,要知道,他們在 2008 年就與旗下擁有卡地亞、江詩丹頓、伯爵等一眾頂級品牌的歷峰集團成立了合資公司,共同生產腕表,每一枚拉夫·勞倫腕表,都擁有瑞士頂級制表的核心技術和工藝標準。
Ralph Lauren Stirrup腕表
在 2021 年 Met Gala 期間 which 主題是美國時尚,她也在前期采訪中將品牌推到了代表美國時尚的核心位置,用最高調的方式為朋友打Call。
Ralph Lauren 2013 春夏大秀
與時俱進
擁抱科技
而當我們都以為安娜會永遠活在經典奢華的世界里時,她一個轉身,展現了她“科技嘗鮮者”的隱藏身份——Apple Watch。
是的,你沒看錯。從 2020 年開始,安娜手腕上的寶貝們幾乎都先她一步“退休”了。
故事要從 2015 年說起,在 Apple Watch 正式向公眾發售之前,安娜就讓它登上了《Vogue》當年 3 月刊的內頁,這是它在全球頂級時尚雜志的首次亮相,而且是整整 12 頁,陣仗那是相當大。
不僅如此,在 Apple Watch 公開亮相前,她還跟老佛爺等人一同在巴黎參加了私人預覽和試戴活動。
在此之后,Apple Watch基本成了她近年最常佩戴的表款,她會精心給 Apple Watch 搭配各種顏色的表帶,讓它融入自己的每一套Look。硬是把一個科技產品,戴成了最時髦的配飾。
手腕之上,風格永存。
Anna Wintour手腕上的故事,遠比我們想象的要精彩。
從古董百達翡麗到蘋果手表,這中間差的不是錢,是觀念。
她用這些小小的時計,構建出一個迷人的風格世界,這些時計也成為她時尚生涯最忠實的見證者。
如今,女王還會繼續書寫她的傳奇。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所有者,文字為博主原創。
本期文字助理:Quinn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