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青年報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在賓州能源峰會上首次拋出“以非常友善的方式”與中國競爭的表述,引發全球外交界深度解讀。
四字定調背后,是美國對華政策的戰略轉向。特朗普在賓夕法尼亞州能源與創新峰會上夸耀美國AI領先地位時,突然宣稱將與中國進行“非常友好的競爭”。這與曾推動關稅戰、炒作“脫鉤”的強硬姿態形成戲劇性反差。此前中美外長在吉隆坡的閉門會談已現端倪——雙方聲明罕見使用相同的“積極、務實、建設性”評價,美方甚至未提“美國優先”口號。
特朗普(資料圖)
深層動因來自美國策略的失效。2025年上半年數據揭示,對華加征關稅的反效果明顯:美國企業成本激增,日用品價格持續上漲,消費者負擔加重。技術封鎖同樣事與愿違,中國芯片產業在壓力下突破加速,甚至部分美國企業轉而采購中國零部件。若強行全面脫鉤,美企年度利潤損失預計超過200億美元。
中國正以多邊外交破解美國圍堵。就在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出席東亞外長會議期間,王毅外長同步展開關鍵行動:宣布中國與東盟完成自貿區3.0版談判,推動中日韓重啟三邊自貿協定磋商。拉美最大經濟體巴西更以實際行動硬剛美國——總統盧拉宣布對美50%關稅實施對等反制,同時深化金磚機制合作。全球供應鏈的重新組合已悄然發生。
“友善競爭”的本質是競爭方式的轉換。特朗普強調的“友善”,實則是承認無法全面遏制中國后的策略收縮。在匹茲堡能源峰會上,他一面宣稱“美國不會讓中國超越”,一面卻默許英偉達向中國銷售特供版H20芯片——這項曾被白宮視為“卡脖子”的關鍵技術。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同時確認,8月初將派高級代表團訪華磋商貿易,尋求穩定雙邊經濟關系。
特朗普(資料圖)
中國始終握有清晰的外交方略。外交部發言人毛寧連續回應特朗普表態時,反復強調三項基本原則: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這既是對美方單邊主義的回應,也劃出中方底線——要合作可以,但必須平等協商。當美國財長貝森特釋放延長關稅暫停期信號時,中方繼續推進東盟合作框架,讓各國分享中國發展紅利。
未來三年中美博弈將呈現“雙軌并行”。在關稅領域,美國對14國加征關稅的政策可能持續軟化;在科技戰場,AI競賽仍是焦點,但中國應用層突破已迫使美企繞開政府限制尋求合作;能源投資領域,美國一邊吸引黑石、谷歌在賓州投建數據中心,一邊警惕中國在全球能源市場的布局。這種既對抗又合作的矛盾狀態,將成為大國關系新常態。
當特朗普在匹茲堡宣稱“美國正處于黃金時代”時,全球商業船隊的數據揭示另一番圖景:中國控制著全球95%的集裝箱運輸,擁有19%的商業船隊。美國對韓國施壓制裁中國造船業的指令,正遭遇李在明政府“避免損害韓國利益”的冷處理。
特朗普(資料圖)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回應美方表態時再次重申核心立場:中國發展遵循的是“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三原則。這三句話背后,是歷經博弈淬煉出的戰略清醒——無論美國打出關稅戰還是“友善競爭”牌,中國的答案始終明確:平等尊重是前提,自主發展是根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