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自7月初開始,在關稅戰場大肆揮舞“關稅大棒”,即便是日本韓國這些美國曾經的“忠實小弟”,也沒能幸免于難。
反而是日本韓國成為了特朗普第一個針對的目標,原因就是作為美國的“忠實小弟”,卻遲遲不能和美國達成協議,反而公開和美國對著干,
不過在韓國收到來自特朗普的25%關稅的威脅后,不同于日本首相石破茂的堅決反抗,韓國總統李在明似乎在態度上已經稍有緩和。
鑒于這種情況,特朗普更是乘勝追擊,關稅宣布沒多久,當地時間7月15日,特朗普又是直接獅子大開口,張嘴就問李在明要了4000億的“保護費”。
這一要可讓李在明頭疼壞了,放在任何國家這個數字都算得上是一個天文數字了,韓國又如何負擔得起呢?
天價“保護費”
韓國,長期以來作為美國的小弟,一直以來和日本都算是美國在亞洲最忠實的擁躉,而韓國總統不管怎么換,“親美”的基本政策都不會改變。
即便是現任的韓國總統李在明,也是如此。盡管自李在明從競選到上任,一直以來“親華”的標簽都打在李在明的身上,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自從李在明上任以來,高調示好中國,中國也向李在明發出邀請,邀請李在明參加九三閱兵,看起來似乎的確是中韓形勢一片大好。
然而在韓國當地時間7月17日,李在明向外透露出了一些信息,完全是把“親華”的標簽撕掉了。
當地時間7月17日,李在明和前國民力量黨緊急對策委員會委員長金鐘仁一起舉行了午餐會,會上談及韓國面臨的關稅問題,而李在明更是在會上親自撕掉了“親華”的標簽。
李在明更是聲稱,希望美國不要誤解自己,自己一直以來都是將韓國和美國的關系放在第一位的。
李在明此舉不但是將自己身上的“親華”標簽摘了個干凈,更是向美國表達了自己“親美”的態度。
只不過早在李在明參與競選韓國總統時,曾經就臺海問題發表看法,聲稱韓國不會干預臺海問題,而這番言論也就成了眾多韓國國民給李在明打上“親華”標簽的重要原因。
參與競選時,李在明聲稱給自己打上“親華”的標簽是不負責任的,畢竟韓國也不能將全部賭注壓在美國的身上。
結果到了現在,美國拿出關稅威脅韓國,李在明就頂不住壓力了,急忙撕掉自己“親華”的標簽,向美國明示自己的態度。
無論是美國,還是中國,李在明的所言所行,更像是在“打太極”,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一邊向中國示好,另一邊又向美國表明自己的立場。
李在明好一股“和稀泥”的手段,似乎是希望在中美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但就與結果而言,中國和美國似乎都不吃這一套。
魚與熊掌都要兼得的心態,導致了李在明在對待中韓兩國的立場上采取如此曖昧不清的態度,也正是這種人,越不值得信賴。
面對李在明模糊不清的態度,特朗普更是獅子大開口,向李在明開出了4000億的天價“保護費”,這又是怎么回事呢?
簽不簽是個問題
韓國和美國在關稅問題上遲遲不能達成共識,顯然已經讓特朗普有些不耐煩了。
此前美國將目光鎖定在韓國的農牧產品,然而對此韓國十分堅持,也正因如此,美國和韓國雙方在關稅談判上一直未能取得進展。
至于這所謂的4000億“保護費”又是怎么回事呢?美國提出讓韓國政府設立投資基金,以供韓國企業在美國投資使用,而投資金額美國給出的數字高達4000億美元。
美國眼看韓國在農牧品市場上不肯松口,就把主意打到了所謂的“投資基金”身上,然而這4000億美元,對于任何一個國家而言都不是一個小數字,對于韓國而言,幾乎是全年國家預算的80%。
然而這么“惡毒”的想法,卻不是特朗普想出來的,第一個提出想法的是日本。所以說,也可以說是日本變相地坑害了韓國。
鑒于石破茂在汽車關稅問題上遲遲不能和美國達成協議,美國和日本都不愿意松口,就導致談判局面就此陷入了僵持狀態。
因此日本方面不得不轉變思路,由日本提出創立美日聯合主權財富基金,由美國和日本共同持股,用于美國科技領域的投資建設。
想法由日本提出,而當時日本提議的成本就是4000億美元,美國和日本共同持股,吸引第三方投資,所以韓國就成了這個“冤大頭”。
對于美國日本而言,雙方都能拿到錢,但是對于韓國而言,換來的頂多關稅降低,但關稅還是存在的,不得不說美國和日本還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盤。
只不過這種,和明搶幾乎沒有區別的協議,李在明卻沒有第一時間拒絕,難道李在明真的在考慮應不應該交這個錢?
在農牧市場上,美國要求韓國放開市場,其中更是要求韓國廢除30個月以上的牛肉進口禁令,韓國一旦同意,也就意味著進入韓國市場的牛肉品質無法得到保障。
韓國極力反對這一點,也就不難理解了。得不到品質保障的農牧品,一旦進入市場,造成的健康以及食品安全問題,造成的后果可想而知。
至于這份高達4000億美元的協議,李在明到底會不會簽,眼下韓國還沒有明確的定論。但韓國方面聲稱與美國的談判形勢良好,韓國對于談判的態度也有所緩和,或許投資也就是時間早晚得事了。
結語
韓國前腳表達自己“親美”的態度,撕掉“親華”的標簽,結果呢美國也照樣不會給韓國“開綠燈”,韓國想要免除關稅的想法,終究還是會落空。
韓國縱是表達了自己的“親美”立場,結果美國轉頭就向韓國索要4000億的“投資資金”,韓國自以為自己是美國親密無間的盟友,但卻不知道,無論是韓國還是日本,在美國眼里看重的也只有利益二字。
李在明一邊“親美”,一邊又“親華”,如此曖昧不清的態度,夾在兩國之間,誰的好處都想占,哪有那么好的事。要做敵人就堅定一些,要做朋友就拿出正確的態度,李在明如果繼續是這種跟兩國“打太極”的態度,最終只能是哪頭也撈不著好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