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羅斯加大攻勢,美烏關系走向緩和的關鍵時期,7月17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對政府重大改組,任命尤利婭·斯維里登科為烏克蘭新總理。澤連斯基說,18日將啟動安全部門重組工作,21日則計劃完成外交機構的人事更新,為后續相關領域改革做準備。澤連斯基表示,政府改組旨在為這個與俄羅斯交戰三年多的國家注入新的活力。
澤連斯基這次改組規模很大,涉及多個重要職位,被稱為“俄烏沖突爆發以來規模最大的政府改組”。外界分析認為,澤連斯基此次改組既是戰時緊急止損,也是為戰后重建布局,更暗含權力結構重塑的深層意圖。
當前烏克蘭面臨嚴重的軍事和內部問題:2025年7月數據顯示,烏軍上半年逃兵數量突破10萬人,日均約600人逃離戰場,創戰爭爆發以來最高紀錄;士兵逃亡主因包括:軍餉拖欠、裝備短缺(如高價劣質防寒服)、后勤腐敗,以及俄軍“匕首”導彈對后勤樞紐的精準打擊。
烏克蘭 GDP 已縮水40%,外債占 GDP 比例超過100%;澤連斯基的民調支持率已跌至49%,落后于前總司令扎盧日內(72%)和情報局長布達諾夫(62%),公眾對戰爭疲勞感加劇。
腐敗問題嚴重,征兵官員受賄讓富人逃避兵役,國防采購資金被層層盤剝,前線物資實際到位不足10%。
面對種種危機,澤連斯基希望通過政府改組重組國防體系,通過審計政府支出、精簡機構(部長從22人減至17人)提升效率,并將此舉視作為烏克蘭“注入新氛圍”的象征性舉措。
外部壓力方面,西方援助在減少,川普政府雖承諾提供“愛國者”防空系統,但實際軍援較2024年峰值減少37%,且交付時間未定;歐洲400億歐元援助到賬緩慢,迫使烏克蘭轉向“自主造血”。這次改組也是對這種情況的反應,被看做是釋放對美靠攏的信號。
現年39歲的斯維里登科于2021年11月就任第一副總理兼經濟部長,在與美國就烏克蘭礦產協議進行的談判中發揮了關鍵作用,并最終代表烏克蘭在白宮簽署了該協議。
澤連斯基提名斯特凡尼奇娜出任新任駐美大使,這一人事安排也具有戰略考量,她將接替馬爾卡羅娃。后者在烏克蘭入侵伊始就參與組織了美國援助的啟動,并與拜登政府保持了良好的關系。但隨著川普重返白宮,馬爾卡羅娃與民主黨領導人的親密關系卻成了負擔。據報道,澤連斯基表示,同樣參與礦產協議談判的斯特凡尼奇娜必須“保持與美國的良好勢頭”。此舉既回應川普重返白宮后的政局變化,也試圖延續與美戰略協作。
而據烏克蘭問題專家安妮·道本頓分析,這次政府改組也是向莫斯科發出的信號:“這是回應俄羅斯的一種非常民主的方式:在被占領期間,我們不會改變選舉日程,即使是部分選舉;然而,民主生活仍在繼續,并且會以規范的方式進行。在這次改組中,我們也看到了加強行動的愿望。部長人數從22人減少到17人,每個人的職責更加明確。我們看到了這種提高效率,甚至可能更具管理性的愿望。”
啟用新生代政治精英39歲的斯維里登科成為烏獨立后第二位女總理,象征著烏克蘭的政治代際交替。斯維里堅科作為經濟專家,曾主導與IMF談判爭取30億美元貸款,其反壟斷管理、經濟談判的技術官僚背景代表專業化治理方向,其經濟自主與私有化改革主張代表烏克蘭未來發展方向。她17日當天在社交媒體發文說,新政府在未來半年的首要任務是為軍隊提供高質量保障、增加本土武器生產、提升軍隊技術能力。她說,烏克蘭正朝著軍事、經濟和社會自給自足的方向邁進,新政府將全力支持烏企業,采取迅速而切實的舉措,包括全面放松管制、精簡官僚機構、加快大規模私有化等,以實現“國家資源完全集中”用于國防和戰后重建。澤連斯基期望新內閣在半年內將軍隊武器裝備的國產化比例從40%提升至50%。這表明烏克蘭希望減少對外部援助的依賴,增強自給自足能力。
在美烏關系走向緩和、川普加大對烏克蘭武器支持、對俄羅斯發出50天的最后通牒的大前提下,烏克蘭此次政府改組,既是對面臨危機的適時反應,也是在為戰爭結束乃至戰后進行布局。
由此觀之,俄烏戰爭結束之日不遠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