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愈發靠不住,亞美尼亞申請加入上合組織,此前白俄、中亞四個斯坦國已經加入上合,只有中立的土庫曼斯坦因中立無法加入,那么前蘇聯成員國為何紛紛加入上合,就連原本想要加入北約的亞美尼亞,也改變了想法呢?
亞美尼亞申請加入上合組織,折射出集安組織成員國集體向東轉向的趨勢,這一轉向并非孤立事件,早在去年7月白俄羅斯已加入上合,而曾一度尋求加入北約的亞美尼亞,其戰略轉向的背后暗藏多重復雜動因。首要原因在于俄羅斯影響力的式微,這一點在亞美尼亞身上體現得尤為深刻,作為長期依賴俄羅斯的國家,亞美尼亞境內駐有俄軍,卻在納卡戰爭中目睹俄軍作壁上觀,坐視本國敗于阿塞拜疆,這場失利讓亞美尼亞對俄極度失望,卻因實力懸殊敢怒不敢言。直至俄烏沖突爆發,70 萬俄軍深陷烏東戰場的現實,徹底暴露了俄羅斯的戰略虛弱,讓亞美尼亞認清了,單靠俄羅斯已難以為繼的現實。
其次北約的拒絕接納,讓亞美尼亞西向之路受阻,納卡戰敗后亞美尼亞暫停集安組織活動,一度計劃引入法國駐軍取代俄軍,試圖投靠北約。然而北約的戰略重心并不在此,加之美國對亞美尼亞缺乏興趣,其西向嘗試終成泡影。更重要的是亞美尼亞深知,過度親近北約可能重蹈烏克蘭覆轍,一旦俄軍施壓北約不會真正出兵相助。
第三重壓力來自土耳其在南高加索的擴張,在土耳其支持下,阿塞拜疆迫使亞美尼亞簽署和平協議,確認納卡歸屬阿塞拜疆,并同意修建穿越本國的贊格祖爾走廊,為土耳其打通直抵南高加索的陸路通道。這一協議不僅讓土耳其進一步綁定阿塞拜疆,更對亞美尼亞形成合圍之勢,面對土阿聯盟的雙重擠壓。
失去俄羅斯可靠支撐的亞美尼亞,選擇效仿白俄羅斯的策略,通過加入上合等多邊機制,拓展亞美尼亞的戰略空間。這一轉向不僅是亞美尼亞的自保之舉,更折射出俄羅斯在沖突爆發后,在前蘇聯勢力范圍內影響力的弱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