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7月19日消息,7月14日,美國公布了一項名為“重新武裝烏克蘭”新計劃,具體內容是美國將通過北約向烏克蘭提供武器,北約將向美方支付這些武器的費用。
綜合外媒報道,已有5個北約國家表示拒絕加入這一計劃。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外媒報道稱,兩名知情法國官員透露,法國不會出資購買美國武器并提供給烏克蘭,因為法國總統馬克龍一直堅持歐洲國家應通過本地采購來建立自己的國防工業基礎。意大利國防部表示,意大利會繼續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支持,但所提供的武器都是在意大利本土或者在歐洲生產的。意大利媒體報道稱,因預算有限,意大利未來十年內計劃從美國采購的唯一武器是一批F-35戰機。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此外,捷克總理菲亞拉也對媒體明確表示,捷克現階段不會參與這一計劃,而是專注于以其他方式向烏克蘭提供支持。匈牙利外長西雅爾多表示,匈牙利的資金、武器和士兵不會流向烏克蘭。波蘭外交部長西科爾斯基則表示,建議使用俄羅斯被凍結資產采購美制武器提供給烏克蘭,而不是動用北約國家自身的資金。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烏克蘭軍工業“家底”曝光!
據參考消息援引德國《世界報》網站7月16日報道,烏克蘭戰爭有如大衛與巨人之戰。3年多來,基輔借助西方支持得以成功自衛。普京的軍隊雖然占領了烏克蘭近20%的國土,又在過去12個月里多次發起進攻,但未能取得重大進展。
原因之一是烏克蘭大規模使用了無人機,一再發動奇襲并重創俄軍。無人機已從即興改裝的單兵武器發展成最重要的作戰手段之一。烏方稱,這場戰爭中80%的損失由無人機造成。
《世界報》獲得了烏克蘭軍方近期提交給北約的內部文件。文件表明,無人機業已成為烏克蘭重要的經濟要素。烏克蘭計劃到2030年投資225億美元用于生產無人機,年產約1800萬架。
烏克蘭計劃在2026年年產800萬架無人機用于偵察和攻擊,屆時烏克蘭在該領域將成為世界冠軍。根據烏方數據,俄羅斯2026年的無人機產量預計只有200多萬架。
這些文件還介紹了烏克蘭軍工業的整體情況:總計有30多萬烏克蘭人在軍工企業工作;自2022年以來,軍工企業的數量從297家猛增至718家;烏克蘭2024年3%的經濟增長率中,約有三分之一是由軍工業貢獻的——而且這一比例還在加大。
烏克蘭目前也擁有值得稱道的彈藥產能和導彈產能。該國計劃年產150萬枚北約標準制式155毫米口徑炮彈,并在國內完成絕大部分生產工序。烏克蘭還計劃年產導彈7000枚。
有關文件表明,借助西方國家的支持,烏克蘭目前的自主軍工產能不算弱,而這也是它能夠長期抵御俄羅斯進攻的一個原因。
俄媒:烏克蘭試圖強化情報部門在俄破壞活動
據參考消息援引俄羅斯《獨立報》網站7月18日報道,根據烏克蘭最高拉達(議會)通過的第13353號法律,烏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打算加強在俄羅斯境內從事和組織破壞活動的情報部門。該法要求調整烏克蘭國家安全局機構并為其大量增配人員。烏國安局人員將增至4.1萬人,其中四分之一將從事反間諜、作戰和破壞活動。
烏克蘭議員伊琳娜·格拉先科表示,第13353號法律得到450名議員中的311人支持。烏國安局人員將獲得在執行防御任務時使用武器和作戰裝備的權利。格拉先科還說,烏國安局內部將成立負責實施作戰行動任務的特別行動中心A組(即“阿爾法”特種部隊),以取代反恐部隊。烏安全局人數在和平時期的總人數將從2.7萬人增至3.7萬人,特殊時期的人數將從3.1萬人增至4.1萬人,特別行動中心A組人員不少于1萬人。
另有報道稱,澤連斯基打算通過對本國國防工業綜合體進行新的人事任命來解決不久前出現的武器供應問題。前總理杰尼斯·什梅加爾將領導國防部,戰略產業部前部長格爾曼·斯梅塔寧將領導烏克蘭國防工業公司,他們應在未來6個月內擴大前線烏軍所用武器中的國產武器份額。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央視新聞、參考消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