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稅”之前,咱們先來了解一下城鎮(zhèn)住房的空置率
到目前為止,官方并沒有公布相關的數(shù)據(jù),但通過早些年某財大公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國內城鎮(zhèn)住房控制率大概率在22%左右,算下來大概有6500套空房子。
如今,五年時間過去了,這幾年開發(fā)商并沒有停止建房步伐,2024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積7.53億平方米,比上年末增長10.6%;今年,待售面積又上升到7.8億平方米。
空房子越來越多,此前貝殼研究院發(fā)布了一篇報告,題目為“2022住房空置率調查報告”,報告指出:
28個大中城市平均空置率達12%,高于10%則認為空置率過高,表明住房供給過剩,存在庫存積壓風險…
這份報告一出來,立即引起了軒然大波,網友們驚嘆,空房子多到超出想象,但這份報告卻很快就被該平臺刪除了。
而且,貝殼還就此事道了歉,說數(shù)字不準確……感覺這事鬧的挺有意思的。
不過有一件事情百思不得其解,如今,咱們已經進入到大數(shù)據(jù)時代,在互聯(lián)網上,咱們隨便搜索啥聊啥,在網上買了啥,只要有歷史記錄,其他平臺都能精準推送。
但就是咱們這個空房子有多少?一直算不出來。不過也有網友給出了一些比較實際的方法,其中一個很實用:
“把四通、順豐、京東專管數(shù)據(jù)的人湊到一塊,然后結合小區(qū)物業(yè),誰家空置、誰家有人居住,他們馬上能給你算出來?!?/p>
長期沒有收快遞的,肯定是空置房!
按照這個邏輯,如果要推算出具體有多少空房子,應該是很簡單的事,但就這么一個簡單的邏輯,要計算空置,就是很難產?
后來,有專家預計,國內空置房大概有一億套,再加上小產權房、安置房等等,估摸著這些房子應該夠3到4億人居住。
只是分城市情況來看,一線城市的空置率肯定比其他城市更低,如果將一線作為核心,二三四五線不斷算外圍,行內預估,越到外圍,人口流出越大,空置率越高。
空置房那么多,有錢的人買多套,沒錢的人1套都買不起,這種情況下,要改變這種不均衡的分配狀況,實施房產稅就很有必要了。
關于房產稅
早幾年前,財政部原部長樓繼偉在《比較》雜志上發(fā)表的一篇文章,明確指出:
房地產稅是最適宜作為地方稅的稅種,并且應該在經濟恢復正常增長后盡快開展試點。
講到加快試點,其實很早之前,發(fā)達國家就已經開始了房產稅,而且收效也不錯,畢竟房產稅出臺以后,炒房的成本高了,大家就不愿意去承擔這樣的風險去買房。
而且,這兩年,房地產市場環(huán)境不理想,開發(fā)商很少拍地,地方土地收益出現(xiàn)銳減,開征房產稅就可以為地方開辟新的稅源,增加財收。
目前,上海,重慶等地已經開始試點房產稅,原本計劃23年加速推進試點,奈何這個時間點又剛好趕上了樓市“冷空氣”,為穩(wěn)定這個市場,全面落實肯定會延后。
但是,延后并不意味著就不再執(zhí)行
相信房產稅全面落地只是時間問題,今明樓市起穩(wěn),房產稅就可能是下一個“緊箍咒”
另外,雖說房產稅全面落地不達預期,但有一個稅,誰也沒想到竟然會超預期。這個稅就是——房東稅
高稅率——房東稅
據(jù)網上某租房平臺公布數(shù)據(jù)顯示:
目前,咱們全國參與租房的人數(shù)大概是2.2億人,實現(xiàn)的租賃市場資金高達10萬億。
另外,國內城鎮(zhèn)有約45%的家庭擁有2套甚至更多房產,這些人買房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將來養(yǎng)老,更多還是為了囤房,比如有的人以租養(yǎng)貸,將房子出租,從而實現(xiàn)包租婆包租公的安逸人生。
只是,隨著房東稅的落地,以后這種玩法就沒那么容易了。
據(jù)說——房東稅最高稅率可達20%
比如云南那邊,房東出租住房所要繳納的稅費,就是租金的10%
如果房東出租公寓、商鋪等非住房,繳納的稅費就是租金的20%
河北、湖南那邊現(xiàn)在的房東稅率也差不多,出租商鋪需要交的稅率,據(jù)說也是繳納租金的20%
一年10萬塊租金,就要繳2萬塊的稅,這個標準,確實不低
簡單算一筆賬,100平的房子,3萬一平方,一套房300萬,租金收入3000,去除房東稅10%,70年收租也就220多萬。
如果不算貸款利息,買房出租的收益凈虧80萬,算上貸款利息,起碼虧150萬。所以很多人說,買房出租,就是貸款給別人住房。
而且,只要房東稅和將來的房產稅全面覆蓋,賺的那點租金收入還不夠稅錢,以后誰還愿意囤房囤商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