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濘里長出的花,更懂扎根的力量。
在湖南益陽南縣的一個小村莊里,周糠順的家總被鄰居念叨“太苦了”,卻又說他“這孩子大難不死必有后福!”
可就是這個“家徒四壁”的屋子,墻上卻密密麻麻貼滿了獎狀。
那是18歲少年周糠順給生活最硬氣的回答,今年的高考,他考了642分。
明明是處在對世界最好奇的時刻,但這個少年沒手機也沒電腦,卻活得比誰都透亮。
查分是同學幫查的,上網課只能靠學校的舊電腦,可周糠順的心態,比很多條件優渥的孩子還陽光。
因為辦法總是比困難多,你問他恨不恨命運不公,他說恨啥?
有爸媽疼,有大伯幫,政府還給補貼,夠好了。
為什么越是條件不好的孩子,越能走出來,看到周糠順,就想到前幾天才被報道過的湖南女孩吳錦秀。
和重病沒有工作能力的爸爸相依為命,卻靠著自己的努力,考出了671的高分。
越是普通人家越要為生活勞苦,可是家庭的不幸,卻并沒有讓這些孩子長爛、長歪。
仔細看,兩人的面相竟然還出奇的相似,因為笑起來都是一樣的淳樸、可愛、打動人心。
周糠順從來不懂什么大道理,他只知道“努力就有盼頭”。
從小,周糠順的人生就像是進入了“困難模式”,但命運給的牌爛,他偏要打出聲響。
身體殘疾的父親,智力殘疾的母親,家里沒有一個頂梁柱,但現在周糠順長大了,也能像當年父親那樣撐起一個家。
曾經的一家三口,全靠村里給父親安排的保潔工作撐著,月薪微薄,剛夠糊口。
家里沒像樣的家電,桌椅湊不齊一套,最“值錢”的就是墻上那些獎狀。
從沒上過補習班的周糠順,竟然考出了642分的高分,可他卻還是有些遺憾的說“沒有超常發揮”。
災禍降臨到同一個人的身上是種怎樣的體驗,如果不是媒體重提,很少有人知道,這個倔強的少年,十年前差點喪命。
2015年,上小學的周糠順在操場被撞傷,診斷為腦震蕩、腸斷裂,手術費要10萬。
最后,父親以他的名義寫了封求助信,全村人你五十我一百地湊錢,陌生人的捐款也像雪片一樣飛來。
周建軍專門找了個本子,一筆一筆記下好心人的名字和數額,他說恩情不能忘。
周糠順高考出分后,也終于沒有辜負當年每一位向他捐贈的好心人,交出了完美的答卷。
現在,他想去打暑假工,多少還能掙點學費,想捐錢的人被他一一拒絕,周糠順擺擺手說助學貸款夠了。
自己能掙生活費這份硬氣,像極了他父親,就算難,也不輕易伸手。
周糠順從沒抱怨過家庭環境,今年高考那幾天,母親突然住院,周建軍急得直搓手。
一家人都怕影響兒子考試,周糠順卻反過來安慰父親說自己心里有數。
初中起,他就借住在并不富裕大伯家,熱飯熱菜是管夠的,大伯將他視如己出。
堂姐成家了,周末還特意趕來給他講數學題,因為大伯總說,讓他只管讀書,別的不用愁。
他知道家里拿不出補習費,就把課本翻得卷了邊,錯題本寫滿了好幾本。
誰有新資料他借來抄,解不開的難題,他追著老師問遍辦公室。
查分那天,他借了同學的手機,642分出來時他愣了,隨即給父親打了電話,告訴他是正常發揮。
掛了電話,這個很少哭的少年,偷偷抹了把眼淚,因為分數不低,總算能讓父母少受點罪了。
周糠順說想報北京郵電的時候,沒半點猶豫,其實能沖更好的學校,但他搖了搖頭。
北郵的專業好就業,周糠順想早點掙錢,讓爸媽過幾天好日子,他從小聽人說北京好,也想去看看天安門。
爸媽養他太不容易,政府和村里人幫了太多,身為男子漢,他得先扛起這個家。
這孩子,是寒門里長出來的樹,根扎得深,將來準能成棟梁,命運給了他一把爛牌,他卻用努力、感恩和擔當,打出了最動人的同花順。
未來的路還長,北郵的通知書還在路上,但這個從泥濘里走出來的少年,定會帶著家人的期盼、鄉鄰的善意,把日子過成自己想要的模樣。
貧困不是他的牢籠,那刻在骨子里的堅韌與善良,也終將成為他最硬的底氣。
如今再看早已功成名就的龐眾望不免感慨,有如此多貧苦的孩子,正在順著他走過的路,一步步奔向光明的前途。
龐眾望不是第一個從困境中走出來的孩子,而他們也永遠不會是最后一個。
請為這些孩子們鼓掌,窮且益堅,志存高遠,這才是青年人能夠興旺民族的根本,對此大家怎么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