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著手機互拍的僵持現場,一段游客和工作人員對著錄的視頻,直接把西藏的文旅推上了風口浪尖。
7月18號圣象天門景區辦公室電話都快被打爆了,就因為前一天一個女的發了一個視頻蹭蹭蹭的上了熱搜,視頻里4輛車在一條土路上,被幾個掛著工作牌的人員攔住了這路又不是你們景區修的,憑什么逼著我買票?
女的沖著鏡頭大喊,后頭的工作人員戴著黑口罩,捂得嚴嚴實實,兩邊都舉著手機,像拍諜戰片一樣,網上瞬間炸了鍋。
湖北網友說:真憋屈!四川網友罵淳樸都沒了,江蘇網友更加狠,直接曬了退票的截圖:后天飛西藏的機票,退了!。
景區反擊,監控加地圖打臉,劇情大反轉,他說的不是真的,面對網上鋪天蓋地的罵聲,景區的工作人員18號直接硬剛他們調取了監控,還規劃了路線圖。
7月17號中午12:53,這4輛車放著大路不走,自己偷偷摸摸的繞小道穿過旁邊的村子小路,一頭扎進了納木錯湖生態保護區的紅線范圍內。
那條小路是直通保護區核心地帶的,嚴禁任何車進去,保安過去只想引導他們回正規買票的地方,壓根沒提現場交錢的事情我們就問了一句,買票了嗎?
她嚷嚷著:我就是路過,我們馬上就放行了啊,警車的人還亮出巡邏記錄說因為主路在修,那附近有段路本來就是免費放行的,這下的焦點來了,這路到底是歸國家管還是歸景區管?
游客到底是被強買強賣了,還是自己違規亂闖?
國道收費黑歷史文旅部動用真格,網友這么生氣也不是沒道理,去年8月卡若拉冰川景區就鬧過大笑話,工作人員居然在G349國道上攔游客收錢。
當時還有人理直氣壯說:國家路邊的風景看一眼也得買票”最后江孜縣文旅局不得不出來鞠躬道歉,承認是自己沒管好。
西藏旅游這些亂象上頭早就盯上了,2024年搞冬游西藏活動時,自治區文旅就專門發過文,讓大家小心那些追著你賣東西,強買強賣的。
更重磅的是就在這事情爆出來的同一天,文旅部在全國開會,直接放狠話說,對強迫購物零容忍!要建旅游黑名單,讓違規的人一處失信,處處玩完。
政策這么嚴,圣象天門景區也硬氣,直接報警處理,還甩出了現場照片當證據。
三,網友吵翻天,神秘消失的視頻。這下成羅生門了,景區說游客罵了半天人,最后也沒買票就走了,而發視頻的女的呢?
自打發了視頻就再也沒吭過聲,蹊蹺的是他發的那條控訴的視頻,18號晚上突然不見了。
網上直接吵翻了天,有人直接懟游客:裝啥糊涂呢?就是想逃票吧!還有人嘲諷:逃票沒逃成,急眼了唄!
但有是人幫游客說話:門票這么貴,路都不修幾十公里爛路,車都快顛散架了。
還有更戲劇的說法冒出來,是帶路的導游中介指錯道了。
景區值班人員透露,當時騎摩托車攔的工作人員其實是引導員,因為第三方旅游公司帶路帶錯了,才鬧了誤會,那個員工已經被景區內部罰款了。
根源問題,保護環境VS游客看風景怎么平衡?這事情鬧成這樣真不是簡單一句,誰誰撒謊就能說清的。
圣象天門挨著的納木錯湖區域生態紅線就是保護核心區域的高壓線和旅游開發的矛盾越來越大,景區也承認那條小路離核心保護區太近,攔車就是為了防止破壞環境。
這種頭疼是在西藏不是頭一回,卡若拉冰川因為國道收費被收拾過冬游西藏政策要求a級景區免票保護自然資源和讓游客玩的爽,越來越難兩全了。
有個旅游博主問到點子上了,保護區是該管,但方法能不能別這么冷冰冰的?
工作人員蒙著臉攔車,游客偷偷摸摸抄小道,怎么兩邊都像做賊一樣?
事情過去兩天了,游客的大屏幕新加了中英文提示,保護區紅線禁止穿越,景區門口還是有騎摩托的巡邏隊守著,不過后視鏡這次倒都是張琪了!
網友康康在新聞底下分享了自己去年的事情,在納木錯也碰到查票的,但是人家工作人員指著遠處的雪山說那是水源地,車進去會污染的,我們一聽就懂了。
要是把冷冰冰的拿出來攔車查票,換成一句暖心的環保提醒,把蒙的只剩眼睛的指法換成帶笑臉的指引,也許根本就吵不起來。
西藏在大家心里還是那片純凈地,但是游客和守護這片土地的人之間可能就差了一座好好溝通的橋。
1. 景區官方回應(揚子晚報/極目新聞 2025.07.18)
2. 西藏文旅監管措施(自治區文旅廳公告 2024.12)
3. 文旅部專項整治政策(信用中國 2025.07.15)
4. 歷史同類事件處理(江孜縣文旅局通報 2023.08)
5. 事件最新調解進展(搜狐新聞 2025.07.18)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