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記者 馬新輝 李同剛
“孩子在這里玩得都走不動道兒了!”7月18日,看著自己一雙兒女興致勃勃地在中醫藥文創DIY區域排隊的張女士笑著說道。
當天,由鄭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鄭州市中醫藥管理局聯合主辦,鄭州市中醫院承辦的2025鄭州中醫藥文化夜市暨三伏貼養生節在二砂文創園廣場盛大開幕。名醫義診、特色療法體驗、中藥茶飲品嘗、草藥辨識……由百余名醫務工作者傾心打造的十大體驗專區吸引眾多市民打卡、體驗。
活動將持續至7月19日(18:00--21:00),市民仍可前往參與,感受中醫藥文化的獨特魅力。
三伏貼受熱捧,冬病夏治正當時
三伏貼是中醫傳統療法之一,與艾灸、拔罐、刮痧、推拿等一樣屬于中醫外治法。“根據《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理論,在夏季進行針對性治療,增強機體抗病能力,從而預防或減輕冬季易發疾病,便是中醫所說的‘冬病夏治’。”鄭州市中醫院婦科護士長周寧介紹,三伏貼是常見的冬病夏治方法。三伏天是一年里陽氣最為旺盛的時期,此時選用具有辛溫發散、溫通陽氣作用的中藥,根據病情選取特定穴位進行藥物貼敷,可以振奮陽氣、溫散寒濕,達到鼓舞正氣、增加免疫力、防病祛邪的目的。
除了婦科三伏帖,現場還有鄭州市中醫院兒科、治未病科、肺病科等多個科室的資深中醫師辨證施治,根據每位市民的體質特征,精選大椎、肺俞、天突等穴位,采用道地藥材特制的三伏貼進行精準貼敷。
中醫適宜技術體驗區,三大流派特色療法受關注
在本次中醫藥文化夜市上,除了傳統的中醫適宜技術外,三大中醫絕技——帖氏飛針、常氏三絕、茍氏功能針刀的展示和體驗區成為現場焦點,吸引眾多市民駐足觀摩、親身體驗。
“帖氏飛針”是河南本土中醫流派中的特色針法,以進針快、痛感輕、療效顯著著稱。操作時,醫師手腕輕抖,銀針瞬間刺入穴位,患者幾乎無痛感,卻能迅速疏通經絡,緩解頸肩腰腿痛、偏頭痛等問題。
“我頸椎病好幾年了,剛才試了帖氏飛針,扎完立刻輕松不少!”市民李先生驚喜地說。
名醫義診、養生茶飲、草藥辨識……市民沉浸式體驗中醫藥魅力
在義診區域,鄭州市中醫院的中醫專家為市民免費把脈問診,同時進行量血壓、測血糖等基礎檢查。
在茶飲品嘗區域,鄭州市中醫院名老中醫配置的四季養生茶飲以及夏季適宜飲品酸梅湯等供市民免費品嘗。其中春茶疏肝理氣、夏茶解暑化濕、秋茶潤肺止咳、冬茶益氣養血。
在中藥制劑展示區,消食丸、烏發生發丸、降脂輕身膠囊等鄭州市中醫院院內制劑一一展示。
在草藥辨識區域,丁香、杜仲、茯苓、黃芪、五味子等36種中藥飲片與7種中藥原藥材供市民親自觀察、觸摸。“丁香放入水中,下部會沉入水中”“杜仲折斷、拉開會有白色膠絲”……同時,還有醫生一一講解這些藥材的鑒別要點。
在本草糕點評鑒區域,紅曲茯苓糕、棗泥山藥糕、雞內金消食餅、土饃……一款款精美的本草糕點,美味又養生。
在中醫藥文創DIY區域,艾草、白芷、金銀花、薄荷……市民不僅可以自行DIY中藥香囊,還可以親手制作經絡錘。
市民點贊:中醫藥文化夜市讓養生更接地氣
豐富多彩的活動也贏得了參與市民的點贊。“他們剛剛自己做了中藥香囊,現在又要排隊做經絡錘。”張女士笑著說,“中醫藥文化夜市太棒了!不僅讓孩子們了解了中醫藥文化知識,還豐富了我們的親子時光!”
“本次活動就是要讓大家真正感受到‘看得見、摸得著、嘗得到’的中醫藥文化魅力。”鄭州市中醫院黨委委員、副院長姜偉介紹,我院已連續多年舉辦中醫藥文化夜市活動,旨在通過大眾化、年輕化、零距離體驗的方式大力弘揚中醫藥文化,推動中醫藥文化融入群眾生活,破除老百姓尤其是青年群體對中醫藥“晦澀難懂”的刻板印象,讓大家學會養生、守護健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