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德國《世界報》網站7月16日報道,烏克蘭戰爭有如大衛與巨人之戰。3年多來,基輔借助西方支持得以成功自衛。普京的軍隊雖然占領了烏克蘭近20%的國土,又在過去12個月里多次發起進攻,但未能取得重大進展。
原因之一是烏克蘭大規模使用了無人機,一再發動奇襲并重創俄軍。無人機已從即興改裝的單兵武器發展成最重要的作戰手段之一。烏方稱,這場戰爭中80%的損失由無人機造成。
《世界報》獨家獲得了烏克蘭軍方近期提交給北約的內部文件。文件表明,無人機業已成為烏克蘭重要的經濟要素。烏克蘭計劃到2030年投資225億美元用于生產無人機,年產約1800萬架。
烏克蘭計劃在2026年年產800萬架無人機用于偵察和攻擊,屆時烏克蘭在該領域將成為世界冠軍。根據烏方數據,俄羅斯2026年的無人機產量預計只有200多萬架。
烏克蘭規劃的無人機產能有九成以上將用于生產所謂“第一人稱視角”(FPV)無人機。這些無人機由處在安全距離的飛手遙控,通常裝備榴彈。此外,烏克蘭還計劃生產近30萬架攻擊無人機,17萬架精確制導無人機、“深度打擊”無人機和偵察無人機。
烏克蘭已大幅提高航程數百公里的“深度打擊”無人機的產量。有關文件表明,從2022年至今,其產能提高到了原來的22倍。這些無人機是打擊俄羅斯腹地目標的有效手段。FPV無人機的產量則在同期增至原來的5倍多。
這些文件還介紹了烏克蘭軍工業的整體情況:總計有30多萬烏克蘭人在軍工企業工作;自2022年以來,軍工企業的數量從297家猛增至718家;烏克蘭2024年3%的經濟增長率中,約有三分之一是由軍工業貢獻的——而且這一比例還在加大。
烏克蘭目前也擁有值得稱道的彈藥產能和導彈產能。該國計劃年產150萬枚北約標準制式155毫米口徑炮彈,并在國內完成絕大部分生產工序。烏克蘭還計劃年產導彈7000枚。
有關文件表明,借助西方國家的支持,烏克蘭目前的自主軍工產能不算弱,而這也是它能夠長期抵御俄羅斯進攻的一個原因。
報道稱,不過,彈藥和無人機的消耗是巨大的。俄軍憑借無人機顯著加強了對烏克蘭城市的打擊力度。如果西方不繼續支援烏克蘭,那么烏克蘭軍工業即便取得長足進展,也難以滿足作戰需求。
原標題:《烏克蘭軍工業“家底”曝光!》
欄目主編:秦紅 文字編輯:盧曉川 題圖來源:新華社(資料圖) 圖片編輯:曹立媛
來源:作者:參考消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