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的外賣訂單,請及時處理。”當外賣提示音響起,河北某烤串店老板張先生熟練地拿起訂單小票,對照著從冰柜里翻找烤串。他一邊輕聲核對,一邊利落地剪開包裝送往廚房。不到一刻鐘,一名騎手將外賣取走了。
然而,當時張先生身旁的另一個冷藏柜里,卻整齊碼放著色澤鮮亮的現成烤串。面對記者的疑惑,他指了指記者桌上的烤串:“這是新鮮的,您放心吃。”接著又掂了掂手中的冷凍串說,“這些是外賣用的,不一樣”。
記者走近冷藏柜觀察,里面的烤串顯得格外新鮮:羊肉帶著血絲,切塊均勻,泛著光澤;蔬菜清洗干凈,毫無蔫態。
“客人來店里,肯定得用新鮮食材。羊肉串用的是當天現宰的羊肉,連蔬菜都是現洗現烤。你聞這香味,新鮮羊肉和凍肉烤出來完全不一樣。”烤串店老板張先生說。
實行堂食和外賣“雙標”策略的遠不止這家烤串店。記者在北京、天津、河北多地走訪發現,這種做法相當普遍。
在多家主打“現炒”的小碗菜店鋪,記者通過外賣下單后觀察到,服務員直接從冷藏柜取出預制菜包裝,加熱后倒入餐盒。而當記者在堂食點同樣的菜時,看到廚師現場翻炒。
曾經營快餐店的李先生透露,紅燒肉、糖醋排骨等“硬菜”外賣單幾乎全靠預制菜,“預制菜加熱5分鐘就能出餐”。
輔料差異同樣明顯。天津某菜館老板坦言,堂食炒菜用壓榨花生油,外賣則改用桶裝調和油;堂食米飯選用當年新米,外賣則使用價格低廉的陳米。
以張先生的烤串店為例:可樂堂食3元,外賣5元;淀粉腸堂食5元,外賣5.18元;豆腐干3串堂食7.5元,外賣8.94元。
分量與加工流程的“縮水”則更具隱蔽性。記者在某川菜館點同一道“魚香肉絲”,堂食分量明顯大于外賣。外賣餐盒底部被設計成凹陷狀,視覺上難以察覺差異。該店廚師透露,“外賣分量比堂食少20%至30%是行規”。
加工方式也大相徑庭。張先生向記者演示:堂食烤串需炭火慢烤15分鐘,刷三次醬料;外賣則先油炸定型,再電烤2分鐘,刷一次預制醬料,“口感肯定有一定差別,但能保證30分鐘內送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