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深圳市龍崗區圓夢(參數丨圖片)工程教育培訓中心與深圳市圓夢工程職業技能培訓學校聯合發起的 “圓夢工程公益培訓” 項目正式啟動。這一標志性舉措,不僅標志著全民終身學習的實踐征程邁入新階段,更彰顯了深圳市在公益培訓教育領域的創新探索與實踐擔當,為推動教育公平與社會資源普惠化提供了有力支撐。
“圓夢工程公益培訓”項目以 “全流程免費、全群體覆蓋、全維度賦能” 為核心宗旨,致力于打破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衡的壁壘,構建兼具創新性與普惠性的全民公益培訓教育生態體系。項目目標明確:讓每一位有學習意愿的民眾,無論年齡、職業、社會背景如何,均能平等獲取優質公益教育資源,實現自我提升與價值成長。在課程體系搭建上,項目經過系統規劃,形成多元化、多層次的內容架構,首期推出的三大特色項目因定位精準、形式創新而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圓夢工程公益培訓大講堂”依托互聯網技術搭建標準化線上學習平臺,首期上線課程圍繞核心知識模塊展開教學,創新采用 “視頻課程 + 案例實訓” 的混合式教學模式。該模式既確保學員能夠系統掌握理論知識,又通過大量實際案例分析與操作訓練,有效提升實踐應用能力。學員完成全部課程并通過嚴格考核后,將獲得權威培訓證書,為參與社會服務提供資質證明。
“圓夢工程公益培訓讀書會”聚焦線下互動交流,以 “面對面深度研討 + 專家引領學習” 為特色,每月定期在多個社區同步開展活動。首期讀書會特邀心理學領域知名專家與資深心理咨詢師組成專業導師團隊,圍繞 “家庭溝通技巧”“職場心理調適” 等與民眾生活、工作密切相關的主題進行深度解析。交流過程中,專家不僅分享前沿專業知識,更針對居民提出的實際問題提供一對一指導,確保參與者學有所獲、用有所得。未來,讀書會將逐步拓展主題范圍,涵蓋家庭教育指導、職業規劃設計、育嬰師專業技能、保育員職業素養等多個領域,為社區居民提供更豐富的精神文化滋養,滿足多樣化學習需求。
“圓夢工程公益培訓講師團”培養計劃創新采用 “選拔 - 培訓 - 實踐” 的閉環式人才培養機制,重點從優秀學員中挖掘兼具公益服務熱情與教學潛力的儲備人才。項目組將為入選學員提供課程設計、授課技巧提升等系統化專業培訓,通過考核者將正式加入志愿服務隊,深入企業、學校、社區等場所開展公益講座。該計劃不僅為學員搭建了展現自我、服務社會的實踐平臺,更將進一步擴大公益培訓的輻射范圍與社會影響力,推動形成 “學習 - 成長 - 反哺” 的公益培訓教育良性循環。
據了解,“圓夢工程公益培訓” 項目已構建起政府指導、多行業支持、社會廣泛參與的協同推進格局。項目負責人何書一校長表示,團隊在公益培訓領域深耕多年,此前累計開展公益培訓活動超百場,服務學員突破萬人次,在提升公眾職業技能與綜合素養方面成效顯著。此次升級后的項目進一步整合優質教育資源,創新采用線上線下融合模式,實現教育資源的精準投放與高效利用,可充分滿足不同年齡、職業群體的多樣化學習訴求。
下一步,圓夢工程公益培訓將逐步擴大服務覆蓋范圍,持續吸納更多行業、企業、社會組織及愛心人士參與,凝聚社會各界力量共同推動公益培訓教育事業發展。通過提升全民綜合素質,助力更多人在學習中實現自我成長,在實踐中創造社會價值,為構建學習型社會、促進社會和諧發展注入持久動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