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各地因城施策推動房地產市場企穩,從統計數據來看,相關措施成效明顯。房地產總體朝著止跌回穩的方向邁進。比如商品房銷售降幅收窄,房價降幅也有所收窄,房企化債能力也有所改善,庫存也是連續四個月減少。
按照官方的說法,目前房地產銷售面積和價格同比還都在下降,房地產筑底轉型是一個過程,但這是正常現象,要以更大力度來推進房地產止跌回穩。基本上也為房地產定了調。
在房地產迎來這樣的一個關鍵時刻,確實大家都充滿了期待。
7月17日,上海財經大學校長劉元春在某論壇上表示,房地產已經渡過了最危險的時刻。一是因為房地產對宏觀經濟的影響作用已經大幅度減少,二是因為房地產領域不存在“灰犀牛”風險。
對于這兩個原因,我不是太贊同,但基本上我也支持他的結論,現在房地產的確已經過了最困難時期,在止跌回穩的政策背景下,房地產已經在各項數據指標中逐步看到拐點。
你說房地產對宏觀經濟的影響逐步減少,我認同,但實際影響還是很大的,不能忽視,再就是是否存在灰犀牛的問題,不想多說,大家心里都有數,過去如果不是有這樣的判斷,那就沒必要去救房地產了。
當然,其實劉元春也認為,房地產問題依然是宏觀經濟面臨的最大問題,房地產的穩定依然是宏觀經濟穩定的基本盤。這樣一來,我們的認知又可以統一了。
對于當前房地產所處的階段,7月17日,“房價已經跌到了必須托底的時刻”沖上了熱搜,對于這個話題,我有必要多說兩句。
這個話題本身是怎么說的呢?文章表示,情況壞到了極點就會變好,房價跌到一定程度就會反彈,至少能穩住不再下跌。這種邏輯推演是支撐中國中產家庭過去數年在是否應該交易房產上舉棋不定的原因。可是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正失去耐心,因為誰也不知道,最糟糕的時刻究竟要等到什么時候。
文章認為,至少必須正視現有政策效果尚未達到預期,而更大力度的刺激政策不該在十字路口長期躊躇,應有頂層設計式的更大力度果斷出手,形成共力。
說白了就是,現在已經到了不得不趕緊讓房地產觸底的政策落地,因為拖不起了,而且不要等到為時已晚。
對此,劉元春在論壇上所表達的的房地產最危險時刻已經過去也算是給擔心的人一些安慰,當然,如果覺得還不夠分量,前幾天,官方也表示,需要下更大力度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應該不用擔心接下來房地產市場的大致走向了。
劉元春認為,“我們做好經濟的事情,當然要在房地產上面有一系列的新政策,我相信新的政策應該即將到來”。同時,他也在7月17日央視中表示,目前很多媒體都在宣揚房地產2027年才會觸底,但事實上我們一系列的新型城鎮化和城市更新行動,將會使我們在房地產的調整力度上上升到一個新臺階,使得房地產調整周期可能不遵循一般意義上的國外模式。因此,我們認為可能要加強一些宣傳,同時也需要加強一些前瞻性政策的指引。
所以,劉元春認為房地產不會等到2027年才會觸底,而是現在基本上已經快了,因為最困難時期已經渡過。
6月8日,新華社發文對樓市進行定調表示,隨著各個層面陸續推出一攬子利好政策,我國房地產市場正在呈現積極變化。有一些積極信號表明,最糟糕的時期可能已經過去。在經歷了過去幾年的調整后,房地產市場可能正在觸底反彈。
同樣,中金公司發布房地產行業2025下半年展望稱,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信心已樹立。
按照官方的多次表態,下半年房地產加快止跌回穩的政策會力度很大,而且很快,加上經濟方面復蘇的跡象也越來越明顯,如果是這樣,那么房地產將會跟經濟增長形成良性互動和循環,到那時,大家的信心逐步恢復,那么房地產止跌回穩的目標也就不遠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