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智繪南沙筑夢未來——共繪南沙發展新藍圖”南沙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專家研討沙龍在南沙創新大廈3樓大會議室圓滿舉行。來自行業的權威專家、政府部門代表與技術單位齊聚一堂,為南沙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的高質量實施建言獻策,為“未來廣州”的宏偉愿景注入澎湃動力。
南沙地處粵港澳大灣區地理幾何中心,作為廣東省唯一國家級新區、廣東自貿試驗區面積最大片區、粵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區,肩負著重要使命。今年3月,《廣州市南沙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獲廣州市人民政府批復實施,該規劃是落實《南沙方案》的核心抓手,也是對“立足灣區、協同港澳、面向世界”戰略定位的系統性回應與行動綱領。
在主旨演講環節,三位行業大咖從不同維度帶來了高屋建瓴的分享,為南沙發展點亮智慧之光。
廣東省國土空間規劃協會會長、廣東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首席規劃師馬向明,圍繞“黃金內灣下南沙的空間機遇與韌性應對”課題展開深度剖析。
他認為,大灣區的國際交往正在從“大進大出”到“雙循環”的全球化模式轉變,東南亞—大西南—大灣區的“亞洲地中海”供應鏈體系正在加速形成,南沙作為連接西江流域與東南亞雙循環的重要節點,應牢牢抓住發展機遇。
空間布局上,以“前港—中區—后城”激活港口價值,預留龍穴島科研用海、萬頃沙聯動發展等彈性空間,滿足企業品牌展示與核心技術研發需求;韌性發展上,借鑒嶺南水鄉“分區聯控、高低協同”智慧,構建“平原高峰+海綿田園”體系,通過聯圍分合塑造“海上客廳”,結合水閘調度技術應對環境風險,全方位打造灣區高質量發展標桿。
香港規劃師學會前會長、香港大學城市規劃及設計系兼職教授周日昌,以“粵港合作中的南沙角色與機會”為主題,在系統梳理香港的主要產業、重要規劃等內容基礎上,提出南沙可以與香港在科技創新、物流航運、金融、高端制造業等重點領域開展合作,通過制度創新、政策支持和機制對接,聚焦人才引進與交流、創新創業支持以及資源共享,有效促進粵港澳深度合作。
廣州市城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副院長陳志敏就“廣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及對南沙的傳導和要求”主題進行演講。
他基于廣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核心內容,認為南沙應緊扣“未來發展核”的定位,從交通樞紐、航運物流、科創產業、生態低碳、港澳融合、空間運營六大維度精準發力,多維度協同發展,肩負起建設粵港澳全面合作新典范、大灣區高質量發展新引擎的戰略使命。
在互動交流環節,開發區政研室、區住建局、區規自局等部門,與各鎮街、各規劃技術單位踴躍發言。圍繞南沙如何依托“黃金內灣”區位優勢與周邊區域形成差異化分工,推動南沙成為“亞洲地中海”的重要樞紐;如何充分利用濱海、濕地等獨有的高價值空間,建設成為高品質世界標桿,吸引大灣區人才、消費、產業等要素聚集,讓南沙從“濱海”城市走向“面海”城市;如何借鑒香港城市規劃經驗,加強人才引育,促進與香港規劃合作等話題,與專家們展開深入探討,現場氣氛熱烈。
小南帶你看
南沙商業新地標七大主力店亮相→16億食品中心簽約!南沙澳門攜手共建“中葡樞紐”
文字:謝子亮
通訊員: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南沙區分局、廣州市城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
圖片:羅仲賢、劉偉、通訊員供圖
編輯:張子笛
校對:武姣姣
二審:梁思靜
終審:黃增才
簽發:齊華偉
出品:南沙區融媒體中心
(本文由“廣州南沙發布”原創發布,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公眾號不得轉載改編,歡迎朋友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