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峽二郎坪鎮在縣城東北方向,距縣城約五十余公里,這里為伏牛山的深山區,青山疊翠,萬山回旋,溪流潺潺,風光秀美。
二郎坪鎮南邊不遠處,有一個村莊叫“漢王城村”,以前路過的時候,感覺這村名怪怪的,如果真的與漢王劉邦有關的話,距今已經二千多年,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千年古村落。
那么問題來了,這里是否還保存著古城遺址?
今年夏季,天氣酷熱,我再一次從馬山口沿省道前往二郎坪,經過漢王城村時,便特意前去探尋。
路邊住著幾戶人家,剛好遇到一位老鄉,他說他小的時候,漢王城還殘存著高高低低的夯土城墻,下面有十余米寬,上面有四五米寬,有的地方還有四米來高,伙伴們經常從上面往下跳。
這戶人家旁有一座小橋,叫柏樹廟橋,顧名思義,附近肯定有古柏,古廟,一打聽,果然如此。這真是意外的收獲。
根據老鄉的指引,我終于找到了漢王城遺址,它坐落在兩座高山之間約四五米高的土崗上。
上面已經開墾為農田,我登上高崗,沿著田埂轉了一圈,在半坡處發現了很多灰色的瓦礫,陶罐殘片。
站在上面遠望,古城氣勢盎然,南北山谷開闊,東西巍峨的群山環抱,在此駐守,可以阻擋北邊,西邊的來犯之敵。
根據史料判斷,此地很可能為一座戰國古城,戰國后期,秦楚丹陽大戰,楚國大敗,為了阻止秦軍東進,楚國便在此筑城屯兵,作為護衛酈邑,宛城的外圍屏障。
那為何此城被稱為“漢王城”?
這還得從秦二世三年楚懷王與眾將的約定說起。
主將項梁在定陶被殺害后,秦軍主力開始圍攻趙國,楚軍士氣不振,楚懷王為了激勵將士,便與眾將約定“先入關中者王之”。
楚懷王與諸位老將商量,沛公忠厚老實,便封他為武安侯,讓他帶兵西行入關。
這樣,劉邦就撿了一個大便宜,趁宋義,項羽去和秦軍主力作戰之時,自己卻率領人馬一路向西攻去。
劉邦本打算走函谷關,可義軍在洛陽受阻,只好南下,經魯陽至南陽郡,出武關。《史記》記載,劉邦率領部下圍攻宛城,同樣久攻不下。
這時,南陽郡守的舍人陳恢出城面見劉邦,勸他采用約降的辦法,讓南陽郡守換換旗幟,這樣既避免了傷亡,又免去了西去的后顧之憂。
只要你講的有道理,不管誰提的建議我都采納。這也是劉邦的過人之處。
這樣,劉邦就帶著他的幾千人馬西行至丹水,把軍隊駐扎下來,在此招兵買馬。他采用同樣的辦法降伏了周圍的西陵,胡陽,淅,酈等城鎮。
二郎坪離丹水不遠,劉邦的軍隊肯定也前去占領并停留一段時間。只是不知道兩地之間是否有古道?不知道漢王城當時叫什么名?
此時云霧散去,烈日當空,我又匆匆向柏樹廟趕去。
沿著鄉間小道,行走近百米,遠遠就能看到幾間破敗的小廟前面,挺立著一棵郁郁蒼蒼的千年古柏。
這座廟因古柏而得名,因此叫柏樹廟。
遺憾的是,小廟所在的院落大門緊鎖著,不能近前觀看,我分開荊棘,走到院落東側,佇立良久,悵然離去。
戰國古城,千年古柏,古樹,引人遐想,這里也曾是人煙輻輳的繁華之地。
中午在二郎坪鎮上吃飯時,聽苗大哥說,黃花墁石奇,景美,也有很多古樹,是一個探幽訪勝的好去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