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情,聽起來就像是假的,但它就這么發生了。
在烏克蘭一個叫利沃夫的城市,有一座山,名字很好聽,叫“光榮山”。
這名字不是白叫的。山里埋著為國家打仗死去的士兵。他們是蘇聯時期的軍人,一共三百多個。在很多俄羅斯人眼里,這些人是英雄,是烈士。他們的墳墓,應該是安安靜ggaig, 不被人打擾的。
可是,這份安寧被打破了。
利沃夫市的負責人下了一道命令,把這座“光榮山”給推平了。紀念碑被拆掉,更嚴重的是,埋在地下的士兵遺骸,被一個一個挖了出來。
為什么要這么做?目的說出來讓人不敢相信。
這位負責人打算,用這些死去多年的英雄尸骨,當成東西去交換。
換什么呢?換現在被俄羅斯軍隊抓走的烏克蘭俘虜。
這個想法,就是用死人的骨頭,去交換活著的俘虜。這件事情,讓俄羅斯那邊徹底憤怒了。他們覺得,這是對英雄最大的侮辱,是把死去的人從墳墓里拖出來,再利用一次。
在這些被挖出來的遺骸里,有一個人的身份很特別,巧合得讓人沒法不多想。他是一位蘇聯時期的少校,姓普京。
雖然他和現在的俄羅斯總統只是姓一樣,沒有任何關系,但在這種時候,這件事就變得格外刺眼。
還有一個人的名字,在俄羅斯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他叫尼古拉·庫茲涅佐夫。
這個人不是普通的士兵,他是蘇聯蓋章認定的英雄,是二戰時期的一位王牌特工。當時德國納粹占領了烏克蘭,庫茲涅佐夫一個人跑到敵人心臟地帶,干了很多大事。他能說一口流利的德語,偽裝成德國軍官,把納粹高層攪得天翻地覆,為戰爭勝利立下了大功。
對俄羅斯來說,庫茲涅佐夫這個名字,就代表著反法西斯戰爭的榮耀。他是寫在歷史書里,拍在電影里的人物。
現在,他的墓地被毀,遺骸也被挖了出來,準備被放到談判桌上。
這件事,就像一個響亮的耳光,打在了俄羅斯的臉上。
其實,為了庫茲涅佐夫的遺骸,俄羅斯和烏克蘭已經來來回回糾纏了二十多年。
戰爭還沒開始的時候,俄羅斯就希望能把這位英雄的遺骸接回國,讓他魂歸故里。庫茲涅佐夫在俄羅斯的親侄女,從很多年前開始,就在烏克蘭利沃夫的法院打官司,希望能把叔叔的遺骸帶回家。
官司打贏過,法院判決俄羅斯可以帶走遺骸。但是利沃夫當局就是不同意。他們用各種理由拖延,說這件事他們做不了主,需要烏克蘭首都基輔的內閣來決定。
后來,俄羅斯和烏克蘭的關系越來越差,到了2014年,徹底鬧翻了。
從那時候起,庫茲涅佐夫的墓地就成了烏克蘭的一個政治工具。他們給墓碑貼上“蘇聯占領”的標簽,把它當成一個歷史罪證,更不可能讓俄羅斯把遺骸帶走。
矛盾在2020年的時候變得最激烈。
當時,有幾個俄羅斯人自己組織起來,看不下去英雄的遺骸一直在異國他鄉,就想了一個大膽的辦法。他們計劃在深夜,偷偷潛入墓地,把庫茲涅佐夫的遺骸挖出來,“偷”回俄羅斯。
結果,行動失敗了。
他們被烏克蘭的安全部門當場抓住,還引起了一場不小的外交風波。
誰也想不到,當年俄羅斯人想偷都偷不走的東西,現在,烏克蘭人自己動手給挖了出來。挖出來之后,還準備明碼標價,擺上臺面。
這背后,是烏克蘭在戰場上越來越難的處境。
在俄烏沖突里,交換俘虜一直是一個核心問題。
之前,雙方在土耳其的幫助下談過一次。計劃是互相交換差不多六千具陣亡士兵的遺體。俄羅斯先把烏克蘭士兵的遺體還回去,然后烏克蘭再把俄羅斯士兵的遺體還過來。
到了7月中旬,俄羅斯那邊很有誠意,送回了超過五千具烏克蘭士兵的遺體。
烏克蘭那邊送還的俄羅斯士兵遺體,連一百具都不到。
這個數字差別太大了。
在交換陣亡士兵遺體這件事上,烏克蘭已經沒什么東西可以換了。
在活著的戰俘數量上,烏克蘭手里的也比俄羅斯少。
也就是說,烏克蘭手里能用來談判的“籌碼”,已經不多了。人不夠,就只能想別的辦法。
于是,他們就把主意打到了地底下,打到了這些埋在烏克蘭國土上的蘇聯士兵遺骸身上。
烏克蘭的這些做法,其實也說明了他們現在的日子很難過。
戰場上,他們之前聲勢浩大的“大反攻”早就沒有了聲音。現在能守住陣地就不錯了。前線是個無底洞,每天都要消耗掉無數的士兵和彈藥。西方國家雖然一直在給東西,但對于這么大的消耗來說,給的那些根本不夠用。
對于烏克蘭政府來說,把被俘虜的士兵換回來,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這關系到軍隊的士氣和民心。如果士兵在前線拼命,卻知道萬一被俘,政府可能沒能力把自己換回來,那誰還愿意打仗呢?
可是,俄羅斯手里握著大量的烏克蘭戰俘,他們不著急。烏克蘭拿什么去換呢?
正常的辦法都用完了,就只能用不正常的辦法。
用蘇聯英雄的遺骸做文章,實際上是一場賭博。
烏克蘭想用這件事,在道德上攻擊俄羅斯,逼俄羅斯讓步。這件事本身就非常不道德。挖人家祖墳,在任何文化里都是一件過分的事。
結果,俄羅斯抓住了這個把柄,反過來猛烈批評烏克蘭“褻瀆歷史”。就連很多烏克蘭人自己都覺得,政府這件事做得太出格,沒有底線了。
這就讓烏克蘭自己陷入了一個很別扭的境地。
他們一方面,非常想和蘇聯的過去徹底分開,把所有蘇聯的痕跡都抹掉。但另一方面,又被現實的戰爭逼得沒辦法,只能重新把蘇聯的歷史拿出來當工具用。
更麻煩的是,烏克蘭的這種行為,正好給了俄羅斯一個發動戰爭的理由。
當初俄羅斯開戰,一個很響亮的口號就是“去納粹化”,還有一個就是反對烏克蘭毀壞歷史。現在烏克蘭拆蘇聯紀念碑,挖蘇聯英雄的墳墓,等于是在幫俄羅斯證明,他們當初開戰的理由是“對的”。
普京之前說過一句話,雖然難聽,但很直接:“褻瀆墳墓的人是蠢貨”。
這句話,現在就像是專門說給烏克蘭聽的。
可是,烏克蘭現在能停下來嗎?
很難。
因為烏克蘭已經把自己和“反抗俄羅斯”這件事牢牢地綁在了一起。這是他們能從西方國家那里拿到幫助的根本原因。如果在這個問題上表現得不夠堅決,西方的援助就可能斷掉。
沒有了援助,這場戰爭可能一天都打不下去。
在巨大的戰爭壓力下,烏克蘭只能做出一些在外面人看來,完全無法理解的決定。
戰爭就是這樣,它會把一切都變得不正常。到就連埋在地下的英雄,他們死后的安寧,都成了一件可以拿來交換的東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