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社會發展的力量是很多階級產生的,而不是一個階級產生的。
社會需要變革的時候,會產生自上而下的改革,也會產生自下而上的革命。古代的改革大多是一種改良,成功的并不多,即便有成功的,提出改良思想的人也會被權力系統利用,提出的思想會被改造。不管是儒家思想還是法家思想,都被統治階級改造之后施行于天下,最終剔除了一些民本主義思想,留下的都是有利于維護統治階級利益的思想。自上而下的改良很少有成功的,除非由皇帝統一推動,各級大臣共同完成,還要維護統治階級的利益,不會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就有可能推行,而且在推行過程中,強化了統治階級的權力。自下而上的革命不同于建設,革命者也不是建設者。革命是你死我活的斗爭,強調的是原則性和徹底性,要砸碎舊世界,建立新世界。古代的很多農民革命都要砸碎一個舊的王朝,建立新的王朝,但新的王朝又遵從了舊王朝的規章制度,照樣變成了封建制,只不過是起義的人把皇帝推下寶座,他來坐寶座而已。封建王朝的輪回已經不是個別現象,竟然持續了上千年。推動社會發展的革命出現之后,好像是農民階級推動的,倘若取得革命的成功,也沒有促進社會飛速發展,反而在破壞的基礎上建立了新的王朝,仍然是封建制度,而不會變成民主制度。倘若農民革命沒有成功,被鎮壓了,也只會造成社會動蕩,造成社會生產力的巨大浪費。
革命的基礎科學是哲學、政治學和軍事學,搞革命可以不惜一切代價,但建設強調的是和諧性和妥協性,總是趨向折衷,不得不計算最基本的成本和收益。建設比破壞要困難得多,就好像建設一座大樓,需要半年乃至一年的時間,而破壞一座大樓只需要幾秒鐘就可以炸掉。革命似乎比較容易,就像阿Q要革命一樣,只要喊一句“革命了”,剪掉辮子,就算是革命黨。一群人聲稱革命了,就可以推翻現有的統治秩序,建立一套新的統治秩序。領導革命的可能是某一階級,而這個階級不一定能獲得勝利。倘若能獲得勝利,這一階級就算是建立了新的社會結構形態,但往往重復舊的社會結構形態,最終仍然在重復封建制度,實現封建制度的輪回,而不會建立社會主義制度。除非有了偉人領導的無產階級革命,才徹底砸碎了舊制度,建立了新制度。但建立之后,似乎政權并不是十分穩固,才會有了反右斗爭,有了文化大革命,要實現人民內部的團結和統一。建設比破壞要困難的多,尤其是一個國家的建設,需要協調階級之間的關系,而不能總是一個階級說了算,其他階級就很可能不配合。革命成功以后,無產階級持有一種懷疑、憂慮和恐懼的心理。為了應對這種心理,他們開展了一系列的社會改造運動,除了要農民擁有土地,就是要實現合作化經營,也就是公私合營,后來又有了“一大二公”,探索起來困難重重,也摔過跤,也吃過苦頭,最終才迎來了改革開放。
社會發展不是社會革命,不是專注于破壞,而是專注于建設,甚至要收拾殘局。革命者變成建設者,并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革命者需要協調各階級之間的關系,協調各部門之間的關系,實現社會各階級協同發展,共同努力,才能真正促進社會的發展。倘若各種社會關系沒有協調好,就很可能會出現階級矛盾激化的問題,在社會建設過程中這種矛盾尖銳突出,就有可能造成社會生產力的浪費,有可能再次掀起革命浪潮。革命可能是某一先進階級領導的,最終有可能取得成功,也有可能失敗。但成功之后需要建設,而不能用革命的思維來搞建設,以免出現文化大革命那樣的慘劇。建設者需要協調各方面的關系,甚至無產階級領導的政權也要引入資本,要和資本家和諧共處,而不能整天“斗私批修”。社會和諧就是各個階級之間的關系和諧,前提就是利益分配的和諧,不然利益分配不均,一定會產生矛盾,當矛盾激化的時候,就是社會革命的時候。革命者要懂經濟學理論,要懂社會學理論,要協調各個階級之間的關系,努力維護社會和諧,促進社會平穩發展。
倘若革命者仍然用革命時期的理論來指導建設,就會弄得一塌糊涂,甚至把建設工程砸個稀巴爛。革命需要團結人心,需要凝聚力,需要徹底砸爛舊世界,需要建立新的世界,卻往往在破舊立新的過程中造成巨大的破壞,尤其是經濟發展會受到影響。社會發展要靠經濟,經濟算作基礎,政治是上層建筑。倘若經濟出了問題,政治口號喊得再響亮,人們思想再純潔,也不能提高生活水平,不能享受好的物質待遇。推動社會發展,需要各階級共同努力,前提就是各階級之間的利益分配比較合理。社會發展需要人們共同努力,也需要人們獲得一定的利益,就好像成年人要上班掙錢一樣,只是上班卻不掙錢,他們總是不干的。只是上班,掙錢很少,他們也不愿干。倘若讓他們掙錢多一點,起碼能夠維持基本的生活需要,能夠維持子女教育的需要,他們就愿意干了,哪怕長期剝削和壓榨他們,剝奪了他們的話語權,他們也心甘情愿。長期如此,就會成為一種常態,很多人都會接受資本的雇傭,即便喪失了話語權,也仍然要掙錢,卻忽略了以前的革命理想,或者說忘掉了革命的理想是什么。革命的理想就是要消除人剝削人、人壓迫人的制度,卻繞了一圈,最終又實現了這種制度。
革命需要破舊立新,而社會發展需要穩步前進,需要協調各個階級之間的關系。倘若本末倒置,就會弄得社會大亂。歷史上有過這樣的事,只不過人們沒有反思,而到了現在,似乎放得太開,只是注重維護社會穩定,和諧發展,卻忽略了普通人的訴求,也忽略了普通人的話語權和生活處境,當然社會矛盾還是隱藏的,一旦爆發就會出現底層互害邏輯,出現底層人殺害底層人的現象。而權貴靜靜地欣賞,滿口仁義道德,評價起來,振振有詞,卻始終不肯打破現有的關系格局,不肯實現縮小收入分配差距的目標,當然社會也就這樣發展下去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