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劉彬 姜洪亮 記者劉楠 李民峰)近年來,大慶市全力推動農產品加工業邁向高質量發展,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升級。2024年,大慶農產品加工業營業收入取得251.7億元的優異成績。
走進林甸往事食品加工有限公司的煎餅生產車間,熱氣與面香撲面而來。現代化生產設備有序運轉,一張張色澤誘人的煎餅依次成型。據企業負責人介紹,去年年初,公司在花園鎮豐收村建成并投入使用了占地1萬平方米的煎餅生產車間。自此,企業從以往單純銷售基地的玉米、黃豆、小米等農作物原糧,轉變為加工煎餅后再推向市場,成功規避了糧食銷售難以及價格波動大的市場風險。通過訂單農業模式,實現了煎餅產銷的精準對接,產品附加值翻倍。
“我們現在有5條煎餅生產線,一天滿負荷生產可達470斤~500斤左右,產品銷售范圍覆蓋全國各地。”林甸往事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亓志民說。
在大慶,不僅小雜糧深加工的美食在全國市場備受追捧,水稻、玉米這兩大主糧作物也形成了規模精深加工并成功闖蕩市場。依托松嫩兩江以及南引水源,大慶已形成以肇源縣、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林甸縣為主的水稻種植加工區。經過多年的農業技術幫扶、項目引領和政策落地,全市規模以上大米加工企業發展到 31家,年加工能力達 145萬噸。肇源大米成為首批中歐互認地理標志,并編制發布了全產業鏈標準體系,形成從稻田到餐桌的完整標準,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強勁動力。玉米產業方面,則以杜爾伯特為主形成加工聚集區。在伊品、圣泉等大型玉米淀粉和秸稈加工企業的帶動下,2024年全市規模以上玉米加工企業發展到10家,伊品連續三年產值超40億元,其賴氨酸、蘇氨酸等產品出口到全球30多個國家。
在乳品和肉類產業領域,大慶同樣發力強勁、成效顯著。大力培育伊利、蒙牛、惠豐、養可滋等乳制品龍頭企業,形成了以林甸縣、杜爾伯特、經開區為核心,涵蓋奶源基地、液態奶、奶粉、奶酪的全產業鏈。其中,林甸縣的乳品加工量位居全國縣級前列。依托林甸牧原、肇源金鑼等龍頭企業,構建起“種豬繁育-標準化養殖-屠宰分割-精深加工”體系,形成了以林甸縣、肇源縣、肇州縣、薩爾圖區為主的生豬養殖加工主產區,有力推動了肉類產業的提質增量。
目前,大慶正全力構建“4+8+N”農業產業體系,重點打造乳品、肉類、玉米、水稻4大主導產業,突出發展冷水魚、大鵝、中藥材、果蔬、大豆、鮮食玉米、雜糧等特色產業,并逐步培育皮革、肉兔、食用菌等多個潛力產業。這將促使該市農產品精深加工進一步延鏈、補鏈、強鏈,為區域經濟發展增添新動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