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認為不和認知層次低的人交流,不然會出現不好的結果。這樣的認識到底對不對?
當然不對,具有很大的片面性。說這話的人大多是個權貴,或者是個自視甚高的知識分子,而不是普通農民。他們認為認知層次低的人動物性本能比較強,喜歡占便宜或者喜歡攀高枝,一旦和權貴攀上關系,就會占權貴的便宜。而權貴給他們一點小恩小惠,他們就會認為是應該的,一旦權貴不給他們了,他們就會痛恨權貴,甚至要聯合起來革命了。權貴有自己的圈子,互相交換優質資源,獲得更多的利益,而不會和認知層次低的人交朋友。權貴自認為認知層次高,知禮節,懂榮辱,不喜歡和底層農民交流,認為和農民交流會自掉身價。他們會引用孔子的話,叫做“君子欲讓,小人欲妄,小人畏威不畏德。”說的是君子理讓,謙讓,小人就覺得君子好欺負。小人只害怕權威,而不害怕道德,甚至小人敢于公然違背道德。古代統治者算作君子,而底層勞動人民就算小人,君子依靠權力統治小人,實現單向度的權力統治,而不會實現多向度的權力統治。統治者總是認為自己擁有權力和財富,不能和認知層次低的農民交流。他們滿口說的是官話,農民們聽不懂,見了官員就躲避,以免擋了官員的道路。在如此的情況之下,不但皇帝不深入民間,而且官員也不深入民間搞調查,究竟老百姓能不能吃上飯,能不能過上好日子,就不是他們考慮的了,他們只考慮自己能不能吃上飯,能不能過上好日子。
不認知層次低的人交流,一般都是權貴或知識分子認為那樣。普通人并不會在乎地位和身份,因為大家都沒有地位和身份,都是普通人,交流起來沒有太多的障礙。認知層次都低,交流起來反而很融洽。他們都有共同的目標,都有共同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倘若他們都認為獲得更多的物質利益算是成功,那么知識分子給他們講崇高的精神境界,他們是聽不懂的。這只是一種理想化的境界,而真實的情況并非如此。因為知識分子從來不會深入民間,只是躲在書齋里研究學問,或者訪問一兩個農民就算是深入民間了。有的知識分子搞網絡調查,讓農民在網上填問卷,還發一些小獎品,就算是深入民間調查了,其實永遠沒有深入到民間,仍然不知道農民的苦痛和歡欣,不知道底層勞動人民的認知層次究竟在什么水平。知識分子只是憑借自己空想,就認為低層次的人認知層次低,不能和高層次的人交流,其實還是脫離群眾的一種表現。不管是官員還是知識分子,都喜歡找認知層次高的人交流,其實仍然是在攀高枝。越是這樣,他們越是脫離民間,脫離老百姓,當然也就不可能獲得真知灼見。
官員也是知識分子,沒有做官的知識分子會自視甚高,認為自己可能以后會做官員,可能會做社會上其他行業的成功者,或者只是寫文章就能當作家,賺得盆滿缽滿。他們認為農民和工人的認知層次低,不能和他們交流,不然就會出現“雞同鴨講”的尷尬。其實知識分子的認知層次并不高,只是他們自認為很高。很多知識分子仍然追求功名利祿,追求物質利益,只是為了自己過上好日子,或者為了獲得權和錢,甚至一味媚上、媚俗,搞權錢交易。似乎他們這種行為是高雅的,而農民和工人勞動是低級的。事實上,勞動并不分等級,只是被資本劃分了等級,被人為認定了等級。腦力勞動者并不一定比體力勞動者更高級,也不一定比體力勞動者的認知層次更高,只是他們自視甚高。有一句話叫做“統治者最愚蠢”。說的是統治者始終高高在上,不貼地氣,不和老百姓交流,最終被架空了,不能認識到民間真實的情況,當然也就變得比較愚蠢。就像晉惠帝那樣,知道民間鬧了饑荒,就問了一句“何不食肉糜?”到底是老百姓的認知層次低,還是皇帝的認知層次低呢?
自詡為認知層次高級的人往往很愚蠢,因為他們并沒有貼近現實生活,不了解各個層次人的生活狀況,尤其是不知道底層勞動人民的生活狀況,就貿然把他們定義為認知層次低的人,還不和他們交流,甚至討厭他們,嫌棄他們。其實他們的祖上也是農民或者是工人,甚至他們本身就是農民或工人家庭出來的,卻討厭農民和工人,怎么說都是一種身份的悖論。在革命時期,鞏固的工農聯盟是取得革命成功的保證,當然少不了知識分子的謀劃,但知識分子有很多,總是存在著這樣那樣的矛盾,需要統一思想,才能促進共同進步。倘若只是內部爭斗,紛爭不斷,革命不但不會取得成功,而且會功虧一簣,甚至工農聯盟也會解散。到了現在,很多講成功學的人借用孔子的話,說是不能和認知層次低的人交流,認為認知層次低的人動物性很強,喜歡吃喝拉撒睡方面的投資,而不喜歡搞財產投資,不喜歡往更高層次走。而他們所說的更高層次不外乎獲得權和錢,卻往往忽略了認知層次低的人真實的生活。所謂認知層次低的人,并不一定真的認知層次低,而是在資本的壓榨下,失去了話語權,而權力系統也漠視他們,最終把他們排除在社會舞臺之外,好像他們成了面目模糊的一群人,只知道埋頭苦干,卻不知道抬頭望天。這樣一群人是悲哀的,但他們能夠自得其樂,能夠返歸田園,享受田園美景,享受人生的樂趣。比起那些整天追求功名利祿的知識分子或官員來說,他們的認知層次似乎很低,但分明比官員和知識分子要高級得多。
人生的意義在于感觸和享受,而這種感受和享受千差萬別,具有個性,并不能被完全忽略。倘若以自己的認知層次來揣度別人的認知層次,認為自己的認知層次高,而勞動人民的認知層次低,就一定犯了幼稚病,也一定脫離了現實生活。要和認知層次低的人交流,要知道他們真實的生活狀況,知道他們的心態,也知道他們的辛苦和歡樂,不然只是一味自詡認知層次高,還不和認知層次低的人交流,就一定是愚蠢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