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慶后離開大家了,娃哈哈的故事還在續寫新的篇章。之前不少人還在為這位老牌企業家的落幕惋惜,沒承想沒多久,就傳來他生前倚重的助手帶著三個孩子,把宗馥莉告到香港法院的消息。
這位站在風波里的杜建英,是土生土長的杭州人。上世紀八十年代考進浙江大學,那個年代能考上重點大學,學問底子自然不差。
進了娃哈哈之后,她的本事慢慢顯露出來,英語說得順溜,跟外國人談生意不用帶翻譯,當年和法國達能那筆重要合作,她在里面出了不少力。后來一路升到管理層,宗慶后開大會的時候,除了老板自己,就數她說話的時間最長,在公司里的分量可想而知。
五十多歲那年,她從董事的位置上退了下來,但手里攥著的三捷投資集團才是真正的實權所在。這家集團旗下有六十多家公司,娃哈哈在全國的飲料怎么運、倉庫怎么管,全歸這家企業負責。這么看,所謂的退休,更像是換了個地方繼續管事。
杜建英的三個孩子,老大1989年生在美國,老二是1998年的女兒,最小的剛七歲。三個孩子的名字里都有“繼”或者“盛”字,明顯是特意選的。這么多年,孩子的撫養費都是杜建英自己承擔,從沒跟宗家提過要求。可宗慶后剛走沒多久,孩子們就拿出了他的血液樣本,說要做親子鑒定,這一下,原本藏著的事就擺到了明面上。
事情的關鍵是那18億美金的信托資金。三個孩子說,本來每人7億美金存在信托賬戶里,但是從2023年開始,錢就被轉走了。宗慶后去年過世,今年12月,孩子們就在香港法院起訴了宗馥莉。宗馥莉那邊拿出分家協議,說錢分得沒問題。一邊有血緣方面的證明,一邊有寫在紙上的協議,兩邊在法庭上各說各的理,案子到現在還沒個結果。
有意思的是,杜建英沒出庭,但她管的三捷集團還在負責娃哈哈的物流,娃哈哈的學校和海外分校也照常上課。這就像兩邊對陣,一邊在法庭上打官司,另一邊手里還攥著對方的運輸通道。要是這官司拖得久了,最后誰占上風還真不好說。
現在法庭上爭得最厲害的,就是那份DNA報告和分家文書。孩子們覺得有血緣關系,就該分到錢;宗馥莉認為按協議來,分法沒毛病。18億美金換成人民幣得上百億,普通人幾輩子都掙不來,但在這樣的家族里,這筆錢能讓關系變好,也能讓關系變僵。
再看三個孩子的名字,“繼”有接著傳下去的意思,“盛”有興旺發達的意思。當年取名字的時候,是不是就有什么想法?這些事在宗慶后活著的時候沒人說,現在人不在了,老底都被翻了出來。
更重要的是,三捷集團捏著娃哈哈的物流關鍵。飲料這東西嬌貴,怕摔怕曬,運輸出點問題,全國的貨都送不順暢。要是官司一直拖著,說不定哪天物流上就出點小麻煩,到時候宗馥莉就算手里有協議,也得好好掂量掂量。
家族企業傳代本來就不容易。宗慶后白手起家創下這么大家業,本來想讓女兒宗馥莉順順利利接過來,沒料到半路冒出這么一檔子事。血緣、協議、這么多錢攪在一起,怎么理都理不清。現在法院還沒判,最后怎么樣誰也說不準,但有一點能肯定,不管誰贏,娃哈哈都不會是原來的樣子了。
想當初宗慶后在的時候,杜建英是他最得力的手下,開會時說話時間僅次于他,可見多受信任。現在人走了,當年的情分變成了法庭上的對抗。
那18億美金的信托賬戶,到底是當初答應好的,還是一場誤會?三個孩子的身世,到底是該藏起來的隱私,還是該拿出來的證據?這些問題沒解決,娃哈哈的這場風波就停不了。
或許等親子鑒定結果出來,能說明一些問題。但就算血緣認了,協議還在那兒;就算協議認了,DNA報告也擺在那兒。家族里的這些糾紛,從來都不只是算錢,還得算人情、算過往、算那些不能說的事。
宗慶后生前跟達能較勁的時候那么有魄力,要是知道自己身后企業因為這些事鬧得不安生,不知道會怎么想。這場18億美金的官司,爭的不只是錢,還有名正言順的身份,還有該怎么傳下去的道理。
對于很多喝著娃哈哈長大的人來說,看著熟悉的牌子卷進這些事,心里總有點不是滋味。不管最后誰輸誰贏,大家都希望這場糾紛能早點過去,讓娃哈哈好好做生意。畢竟對多數人來說,娃哈哈是小時候的味道,不是法庭上的爭執由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