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間斑駁的平房外,一道猙獰的裂痕像蜈蚣般爬過大門邊墻。剛踏入院內,承重墻上一條兩米長的"傷口"赫然在目,讓人心頭一緊。后院幾間老屋搖搖欲墜,荒草瘋長,整個院落散發著貧窮與破敗的氣息。
這方破敗天地的主人魏團周,是個被生活磨平了棱角的西北漢子。我們站在他紅磚鋪就的陋室里,磚面凹凸不平,仿佛映照著他坎坷的人生軌跡。"跑了三四趟村委會申請低保,光復印材料就花了小一百!"這個木訥的漢子搓著粗糙的手掌,聲音里透著心疼。
"為什么申請不下來?"
"他們說我的交通事故有第三方責任,得等法院判決..."魏團周的眼圈突然紅了,顫抖著掏出一個皺巴巴的賬本,"出事這一年多,全靠東拼西湊借錢度日..."
這個曾經的精壯漢子如今佝僂著背,像棵被風摧殘的老樹。他撫摸著腿上的鋼夾,聲音沙啞:"以前還能掙點錢,盤算著過兩年翻修這三間危房...誰曾想一場車禍,不僅花光積蓄,還背了六七萬的債。"提到十五歲的兒子時,他喉頭滾動,"娃在洗車行打暑期工,學費...得靠自己掙了。"
"申請過危房改造補助嗎?"
"我在這危房里住多年了,從來沒領過任何補助,國家那么多補助不知去哪了?”他苦笑著搖頭。
"問過律師了,賠償款還完欠債所剩無幾。也蓋不起房子了,我這腿...以后怕是干不了重活了。"
在蘇坊鎮凹里村偏遠的角落,魏團周的故事像被遺忘的塵埃。2010年妻子離世時,兒子魏亦豪尚在襁褓。十四年來,這個漢子既當爹又當媽,用粗糙的雙手將嬰兒拉扯成少年。可扶貧款、低保、危房補助...這些政策春風,始終沒能吹進他的院落。
2024年7月的那場車禍,徹底撞碎了這個家的希望。左腿的鋼夾不僅鎖住了他的勞動能力,更將父子倆釘在了借貸度日的困境里。魏團周表示需要低保救助也符合救助條件,即使賠償款到位,也只夠還債,拆掉危房蓋新房的想法依舊是遙不可及的奢望。
離開時,夕陽為凹里村披上血色外衣。望著魏家墻上那道觸目驚心的裂縫,忽然想起那句"春風不度玉門關"。在這個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的時代,為何還有這樣的家庭在政策陽光照不到的陰影里掙扎?一個負債累累的家,三間危房,一個殘疾男人和被迫早熟的孩子——他們難道不該被看見嗎?他們父子真的不能享受最低生活保障金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