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 年底,已經過集團軍化整編的 47 集團軍接到中央軍委的命令,開赴老山地區執行輪戰任務。此次輪戰,47 集團軍出動陸軍第 47 集團軍第 139 師、陸軍第 21 集團軍第 61 師、蘭州軍區炮兵第 1 旅等部隊,共計 37351 人,車輛 3842 臺,火炮 966 門,步兵輕武器 34709 件,從 1985 年 12 月 5 日起至 1986 年 1 月 7 日止全部進入云南文山集結。
經 3 個多月的臨戰訓練,于 4 月 17 日開始進入陣地,30 日接替濟南軍區第 67 軍老山地區防御作戰任務,在防御作戰正面約 25 公里,縱深約 35 公里的地域內堅守一線陣地 204 個,哨位 13310 個。在一年的輪戰中,共抗敵 18 萬余發炮彈的轟擊,粉碎敵人上百次排以下規模偷襲襲擾;實施了 4 次加強連規模的出擊作戰,還進行了 13 次重點炮擊、8 次反炮擊作戰、95 次出境偵察作戰、108 次破襲和伏擊作戰等,戰果累累。經過一年的輪戰作戰,于 1987 年 4 月 30 日將防務移交給北京軍區第 27 集團軍后撤離歸建。
在這場歷時一年的輪戰中,47集團軍軍長錢樹根、139師政委劉冬冬以及副師長常萬全等將領憑借卓越表現,書寫了屬于他們的輝煌篇章,并最終走進共和國上將的行列。
錢樹根:臨戰指揮盡顯卓越軍事才能
開赴老山輪戰之時,錢樹根擔任 47 集團軍軍長,他與時任政委宮永豐肩負著指揮全軍作戰的重大職責。錢樹根的軍事生涯的起點是 1956 年,從 47 軍的見習排長起步,一路歷經炮兵指揮排長、團和師參謀、師炮兵科長、步兵團團長等多個崗位鍛煉,還曾在軍事學院(今國防大學)深造一年半之后,回歸 47 軍。在 46 歲時接任 47 集團軍軍長這一要職,便帶領部隊奔赴老山前線。
在老山輪戰期間,錢樹根充分發揮自己的軍事才能,指揮部隊采取靈活多變的戰術,多次挫敗越軍的進攻。無論是 “蘭劍 —B 行動”出擊968高地,還是“黑豹行動”對 167 高地的出擊作戰,他都親力親為,精準指揮,讓部隊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勝利。輪戰結束后,錢樹根又到 21 集團軍擔任了兩年多軍長,隨后任蘭州軍區參謀長。1994 年,他調到北京任總參謀長助理,1995 年出任副總參謀長,憑借在老山輪戰以及后續諸多崗位上積累的卓越功勛,獲授上將軍銜,成為解放軍中備受敬仰的傳奇將領。
常萬全:實戰磨礪成就出色指揮家
常萬全在老山輪戰期間擔任 47 集團軍 139 師副師長,彼時的他已經在軍旅生涯中歷經多個崗位的打磨,從廣州軍區第 47 軍 140 師警衛連戰士做起,憑借過硬素質和突出能力,快速成長為班長、排長、參謀,后又在 47 軍司令部作訓處等多個重要部門任職。
在老山輪戰的關鍵一戰 “蘭劍 —B 行動” 中,常萬全作為實際的組織領導者,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面對越軍防御森嚴的 604 號陣地和 968 高地,他精心籌備作戰計劃,細致組織步炮協同,即便遭遇大霧等突發狀況,仍能果斷決策,確保戰斗順利推進,最終成功達成作戰目標,展現出高超的指揮藝術,這場戰斗也因是我軍歷史上首次直播的戰斗而被銘記。此后,常萬全的軍旅之路不斷拓展,從蘭州軍區司令部作戰部部長、21 集團軍 61 師師長、47 集團軍參謀長等職一路晉升,到 2007 年 10 月,被任命為軍委委員、總裝備部部長,并晉升為上將軍銜,最后還擔任過國防部長這一要職。
劉冬冬:政治工作筑牢戰斗精神支柱
劉冬冬參與老山輪戰時任 47 集團軍 139 師政委,自 1961 年 7 月不滿 16 歲入伍來到 47 軍 141 師 422 團后,他便在部隊中不斷成長。先是在宣傳崗位上發光發熱,從 422 團政治處宣傳股干事做起,逐步成為 141 師宣傳科科長等,后憑借出色的文字功底和對基層的深入了解,于 1984 年 11 月,39 歲時提拔為 139 師政委,成為當時 47 軍最年輕的師級主官。
在老山輪戰的多場關鍵行動中,劉冬冬充分展現出政治工作的強大力量。“蘭劍 —B 行動” 前,他與官兵深入談心,積極鼓舞士氣;“黑豹行動” 前,組織為參戰勇士留下珍貴影像等資料。他總是用各種方式關心關愛戰士們,讓大家能毫無后顧之憂地投入戰斗。輪戰結束后,劉冬冬憑借豐富的實戰經驗,在軍旅生涯中穩步邁進,先后擔任 47 軍政治部主任、副政委以及蘭州軍區政治部主任、政委和濟南軍區政委等重要職務,于 2004 年 6 月 20 日晉升上將軍銜,成為全軍最年輕的上將之一。
47 軍在老山輪戰的這一年,戰績斐然,錢樹根、劉冬冬、常萬全等將領也在這場血與火的考驗中脫穎而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