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這家伙太招搖了! 擺著標準的美式持槍姿勢,來回炫技,活脫脫一個行走的三等功!
旁邊的海軍班長警惕地上下打量,眼神越來越嚴肅,短短十秒鐘,已經思考了擒拿方案!
只見班長向右移動一步,給自己留出反擊距離的同時,又可以第一時間控制槍口,只要對方有多余動作,立馬就能治住他!
然而,這類事件并非孤例。就在山東艦訪港期間,香港警方曾查獲一架專業級無人機,其飛行軌跡多次穿越航母核心區域,拍攝鏡頭直指艦載機起降甲板和雷達設備。
根據國家安全機關披露,美國近年來通過"科研咨詢""學術交流"等幌子,在中國重點國防單位安插眼線,甚至針對軍事開放活動策劃滲透行動。此次可疑人員的美式戰術動作,極可能是接受過專業訓練的情報人員試探性舉動。
山東艦作為中國首艘國產航母,其艦載機調度流程、雷達系統布局等信息具有極高情報價值。美國五角大樓近年將中國視為"唯一迫在眉睫的威脅",在菲律賓擴建軍事基地、升級關島導彈防御網,試圖構建對華軍事包圍圈。而山東艦開放日這類公開活動,恰恰是境外勢力刺探中國海軍現代化進程的重要窗口。2024年珠海航展期間,就曾有男子攜帶3D掃描設備試圖對國產榴彈炮建模,最終被安保人員當場控制。
值得警惕的是,美國情報機構近年來更注重"非傳統手段"滲透。例如利用無人機搭載高清鏡頭實施遠距離偵察,或通過社交平臺招募具備專業背景的"兼職情報員"。
此次事件中,可疑人員選擇在開放日混入,正是試圖利用公眾活動的人員流動性掩蓋真實目的。但中國海軍的安保體系早已構建起多層防線:從實名預約系統到現場人臉識別,從反無人機監控網絡到官兵的實戰化警惕性,形成了從源頭到末端的閉環防控。
而這類事件暴露出了美國在對華情報戰中的戰略焦慮。隨著中國軍力快速發展,美軍在西太平洋的傳統優勢逐漸被削弱。2025年初,美國"華盛頓"號航母因艦載機故障僅能搭載13架戰機,與其正常配置的70余架形成鮮明對比。與此同時,中國雙座型殲-20S隱形戰斗機的亮相,已讓美國媒體承認其部分性能超越F-35。在這種背景下,美國試圖通過情報滲透彌補軍事劣勢,卻恰恰凸顯其遏制中國戰略的破產。
從歷史經驗看,任何試圖挑戰中國國家安全的行徑都將付出代價。2023年破獲的侯某某間諜案中,美方通過"學術合作"策反中國軍工人員,最終被國家安全機關依法嚴懲。此次山東艦事件中,海軍班長十秒內完成身份識別和處置預案,正是長期實戰化訓練的成果。
當美國還在糾結如何修補日益漏洞百出的島鏈封鎖時,中國海軍的航母編隊已在太平洋上劃出屬于自己的航跡。歷史終將證明,那些試圖通過旁門左道遏制中國發展的勢力,終將在時代的浪潮中被徹底碾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