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云從中出,仰視飛鳥落”,明天就要進入三伏天了,一年之中最熱的時期就要到了,在傳統習俗里面,三伏天也有很多講究。
老話說:“頭伏餃子二伏面”,明天是頭伏,也是吃餃子的最佳時期,那么頭伏吃餃子,到底有哪些好處呢?
眾所周知,餃子是一種營養豐富的美食,用小麥面粉做成的餃子皮,可以包上多種好吃的餡料,三伏天出汗多,身體消耗比較大,吃一些餃子,可以很好的補充體力,可以讓我們順利的度過三伏天。
明日頭伏,常言道:“3餡不上桌,福氣不進門”,到底要吃哪3餡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一,黃瓜雞蛋餃子餡
食材準備:黃瓜:3 根,雞蛋:4-5 個,面粉:適量,食用油:30 毫升,鹽:5 克,蔥花:10 克,姜末:3 克。香油:5 毫升,白胡椒粉:少許。
詳細做法:
1.黃瓜洗凈后不用去皮,用擦絲器擦成細絲,放入大碗中,加入 3 克鹽拌勻,靜置 10 分鐘殺出水分。10 分鐘后用紗布或干凈的廚房布包裹黃瓜絲,用力擠干水分。
2.擠干后將黃瓜絲切成 0.5 厘米長的小段備用。雞蛋打入碗中,加入少許鹽和幾滴清水,充分攪打均勻。
3.鍋中倒入 20 毫升食用油,油熱后倒入蛋液,用筷子快速劃散,炒成碎塊狀,炒至雞蛋金黃凝固后關火,放涼備用(雞蛋一定要放涼,否則會燙熟黃瓜絲)。
4.將放涼的雞蛋碎、切好的黃瓜段放入大碗中,加入蔥花、姜末、剩余的 2 克鹽、白胡椒粉(可選)、10 毫升食用油和香油,充分拌勻即可。
5.盆里倒入面粉,加入少許食鹽增加筋性,邊加水邊攪拌,先和成柔軟的面團,再做成餃子皮,把餡料包成餃子,鍋中水開下入餃子,等餃子漂浮起來,中間要點三次清水,把餃子煮熟以后就可以開吃了。
烹飪技巧
1.黃瓜擠水后可以稍微攥干一些,防止包餃子時餡料出水導致面皮破損。
2.炒雞蛋時火候要適中,避免炒老,保持雞蛋的嫩香口感。
3.如果喜歡口感更豐富,可加入少許蝦皮提鮮,但蝦皮需提前用清水泡軟并擠干水分。
二、西葫蘆餃子餡
食材準備:西葫蘆:2 根,雞蛋:3 個,面粉:適量,
粉絲:1 小把,木耳:10 克,食用油:30 毫升,鹽:6 克,蔥花:15 克,蒜末:5 克,生抽:5 毫升,香油:5 毫升。
詳細做法:
1.西葫蘆洗凈后去蒂,用擦絲器擦成細絲,放入盆中,加入 3 克鹽拌勻,靜置 15 分鐘殺出水分。用紗布包裹西葫蘆絲擠干水分,擠干后切成小段備用。
2.泡軟的粉絲切成 1 厘米長的小段;泡發的木耳洗凈后切碎;若用雞蛋,按前面黃瓜雞蛋餡的方法炒成雞蛋碎并放涼;若用豬肉餡,可提前用少許鹽、生抽、食用油腌制 10 分鐘。
2.將西葫蘆段、粉絲段、木耳碎放入大碗中,加入雞蛋碎或腌制好的豬肉餡,再加入蔥花、蒜末(可選)、剩余的 3 克鹽、生抽(可選)、食用油和香油,充分攪拌均勻即可。
烹飪技巧
1.西葫蘆殺水時間可以稍長一些,確保水分充分滲出,避免餃子餡過濕。
2.加入粉絲不僅能吸收多余水分,還能增加餡料的口感,使餡料更飽滿。
3.如果喜歡吃葷餡,豬肉餡建議選擇三分肥七分瘦的,口感更潤,不會柴。
三、豬肉茄子餡
食材準備:豬肉餡:300 克,茄子:2 根,面粉:適量
洋蔥:半個,生姜:10 克,大蒜:3 瓣,生抽:10 毫升,老抽:3 毫升,料酒:5 毫升,蠔油:5 毫升,鹽:5 克,白糖:2 克,食用油:40 毫升,香油:5 毫升,白胡椒粉:少許。
詳細做法
1.茄子洗凈后去蒂,切成小丁,放入碗中,加入 2 克鹽拌勻,靜置 10 分鐘殺出水分,擠干水分備用。鍋中倒入 20 毫升食用油,油熱后放入茄子丁,小火煸炒至茄子變軟、微微焦黃,盛出放涼。
2.洋蔥去皮后切成小丁,放入碗中,加入少許食用油拌勻。面粉倒入盆中,加水和成面團,放在一邊醒面10分鐘。
3.豬肉餡放入大碗中,加入姜末、蒜末、生抽、老抽(可選)、料酒、蠔油、2 克鹽、白糖、白胡椒粉,朝一個方向充分攪拌至上勁,然后加入 10 毫升食用油拌勻鎖住水分,靜置 10 分鐘腌制入味。
4.將放涼的茄子丁、洋蔥丁放入腌制好的豬肉餡中,加入剩余的 1 克鹽和香油,朝一個方向充分攪拌均勻即可。
5.取出醒好的面團,做成餃子片,把餡料包成餃子,鍋中水開,下入餃子煮熟,盛入碗中就可以開吃了。
烹飪技巧
1.茄子煸炒后口感更好,還能減少水分,避免餡料出水。煸炒時不用放太多油,茄子吸油后會釋放出來,保持餡料清爽。
2.調豬肉餡時一定要朝一個方向攪拌,這樣才能使肉餡上勁,口感更緊實。
3.洋蔥用食用油拌勻能有效防止其在腌制過程中出水,保持餡料的干爽和風味。
明天頭伏吃餃子,如果有時間,可以做這3種餡給家人吃,補充營養,強健身體,健康度過三伏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