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有位領導來吃飯,我先把錢轉給你。”
看似普通的訂餐請求,其實暗藏玄機。
騙子打著“請客吃飯”的幌子,主動加微信、頻繁催付款,再通過視頻通話誘導店員展示支付寶二維碼。
在你以為是“顧客掃碼付款”的時候,對方已經偷走了你的“付款碼”,很快賬戶就被悄悄扣款。
案例一
某餐廳店長微信收到陌生人添加請求。對方稱“幫領導訂餐”,預算1000-1200元,說晚餐他不來,是“領導吃”,付款由他負責。
在微信語音、視頻通話中,對方多次要求店長提供公司收款碼,又借口掃碼失敗,要求換一個支付寶收款碼。視頻過程中,店長把手機攝像頭對準了同事的支付寶收款碼。
不久后,店長和這位同事的支付寶分別被盜刷997.25元和995.62元。對方得手后立即掛斷視頻并拉黑所有聯系方式。
案例二
某餐飲店主收到一名陌生男子微信添加請求。對方稱晚餐需要請人吃飯,要先付款,并要求他用另一部手機添加其新微信號。
在聊天過程中,對方多次強調“領導吃飯必須先付錢”,隨后誘導展示支付寶付款碼。
就在展示后不久,該店主手機收到兩筆扣款提示,共計1980元。發現異常后立刻報警。
案例三
某餐廳工作人員回憶稱,自己也是在與陌生人溝通“訂餐”過程中,被要求展示支付寶收款碼。在從“付款碼”切換至“收款碼”的過程中,對方利用操作間隙盜取了付款碼并轉走錢款。
案例四
某酒店負責人,收到陌生微信添加信息后,對方稱要訂餐,要求發菜單,之后迅速確認預定,并表示“自己不在昆明”,要提前付款。
隨后要求他展示微信收款碼,再切換為支付寶收款碼,并進行視頻通話。期間對方操作誘導他打開支付寶付款界面,重復三次操作后,他支付寶收到997元花唄扣款提示,隨即意識被騙,對方也立刻掛斷并拉黑。
明明展示的是收款碼
為何賬戶卻被對方盜刷了?
原來
在打開微信或支付寶“收款碼”的時候
首先出來的是“付款碼”
需要手動切換到“收款碼”
這個間隙
正好被騙子
通過視頻通話將付款碼
截圖或拍照
從而進行盜刷
詐騙套路也有跡可循:
主動加好友,自稱客戶:假裝為領導訂餐制造“商務感”,降低戒心。
視頻通話壓迫感:不給露臉,只催操作,打亂思維節奏。
利用切換瞬間盜刷:在“收/付款碼”轉換的空隙中截圖或用另一個設備掃碼。
警方提醒:
切勿在視頻通話或聊天中向陌生人展示收款碼或付款碼,尤其是在頻繁切換界面時,更容易被“截屏盜刷”。
建議關閉“免密支付”功能,并啟用手勢驗證、刷臉識別、指紋確認等多重安全機制,為賬戶上把“安全鎖”。
一旦發現賬戶異常扣款或支付信息異常,務必第一時間截屏留證、暫停賬戶使用,并立即報警處理。
來源:昆明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