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網友都在“@我們”,這可能是近兩天,余杭乃至杭州居民的一個共同感受。
而我深切地感受到,余杭自來水事件的發展,似乎是兩條線在并行:一條是社交平臺上的民聲,大家都在吐槽、困惑,發出疑問,不少居民更是不知道該怎辦;另一條是余杭、杭州官方平臺上的發布,一切照舊,幾乎都“與我無關”。
特意去翻了翻,余杭發布今天在關心浙BA、減肥:
杭州發布今天在關心演唱會、浙BA和網紅野味。
好不容易看到一條“不要去!不要去!不要去!杭州緊急提醒”,點開一看,說的是錢塘江搶潮頭魚……
要不是這件事也是為了提醒民眾注意人身安全,我都懷疑這是在暗自蹭余杭自來水的流量了。
不只是今天,我朝前翻了翻,這兩個官方賬號都沒有和余杭自來水的相關信息。
挺難以置信的,雖然有預感。
更有意思的是,點開杭州發布、余杭發布今天的這幾條推送,留言區空空如也。是后臺沒人留言,還是留了和推送內容“不相干”的言?或者是留言很不好聽,不好意思放出來?
所以,也不要一味地埋怨各種謠言和調侃段子橫飛。權威的信息越少,謠言滋生的土壤就越厚,段子發揮的空間就越大。
你們自己都放棄了陣地,花著財政的錢打造的大好平臺,在如此重大、全網關注、和市民切身利益息息相關的事項上,不用來發布和傳遞官方聲音、表現官方態度,又能怪誰呢?
拋開“為人民服務”不談,即使從產品和用戶的角度講,是不是用戶關心什么,產品就應該表現什么?
當然,平時不怎么更新、今年總共發布了7條推送的余杭環境水務集團官方賬號,連續發布了兩個“情況通報”。
通報的目的,就是告知,就是為了盡可能地讓與此事直接有關甚至不相關的民眾看到。而不是出了事情還得讓民眾自己去搜,去仔細辨別相關垂直賬號。
這么大的事,就在一個一年更新不了幾條的賬號上發一發,到底是想告知呢,還是不得不告知又故意“小聲翼翼”呢?
至少,余杭發布和杭州發布,是否應該轉發一下余杭水務的通報呢?
也沒有。
仿佛這件事情他們并不知道、并不存在,仿佛它們的運營者和管理者并不生活在這座城市。
2016年,《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2016年杭州市政務公開工作要點的通知》提到,特別重大、重大突發事件發生后,應在24小時內舉行新聞發布會;負責處置的地方和部門是信息發布的第一責任人,主要負責人要當好“第一新聞發言人”,快速反應、及時發聲。
不得不問,政務平臺到底是干什么用的?
難道不是領導稿子里的“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困”?
此時此刻,真的好想看看這些賬號后臺的留言區,那里是否“藏著”民情民意?是否“藏著”民眾的想、急、困?
民情民意是藏不住的。就像自來水管藏不住臭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