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農民工大爺“安老三”寫的《我的母親》,感動了無數網友。
文章被人民日報轉載,引起很多人的熱議,共鳴。
“安老三”的家庭很窮,兄弟姐妹多。他讀書成績很好,但也只是讀完高中,就無法繼續了。
母親一輩子忙個不停,但也沒有太多的收入,維持溫飽都夠嗆。
讀書不多的“安老三”,做了大半輩子的農民工,在工地扎鋼筋,扛水泥。也會在很苦的時候,想一想母親,但全然沒有恨,只感覺到母親在使勁托舉自己。
他的母親已經走了三十多年——墳頭上的草青了又黃,黃了又青,就像我的念想一樣,一年年總也斷不了。
三十多年里,他最大的遺憾,就是再也沒有叫“媽媽”了。
02
如果你細心觀察,能夠讀懂《我的母親》的人,有兩個共性:成熟了,也老了。
《我的母親》中描述的內容,有家庭的瑣碎,也有村里搞集體的場景。那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生活縮影,到八十年代,就實現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搞集體的場景一去不返。
經歷,或者看過、聽過“搞集體”,是年齡最好的見證。
文章作者,一輩子在社會底層,辛苦勞作,滿手都是老繭,但絲毫沒有怨恨。就是自己無法走進理想的大學,也不恨父母什么。
一個人對父母,沒有恨,只有愛和思念。這是心智成熟的標志。
俗話說:“養兒方知父母恩。”
很多人在年輕的時候,對父母的做法是不理解的,還不斷抱怨。
父母偏心,沒有給自己最好的讀書環境,而是給其他兄弟上了大學。
父母沒有本事,不能像城里的富人一樣,給子女創業的基本條件,更不要說幫忙買房找工作了。
父母一輩子都老實,或者說是墨守成規,錯過了很多的發展機遇。
父母扎根在一畝三分地里,收入微薄。父母連外出打工都不會,他們去縣城的次數都不多。
父母還沒有什么文化,一開口就說:“大家讀書,讀不了就算了。”
父母在社會上,很是卑微。他們的處事哲學,就是忍住,讓一讓。不管是誰對誰錯,反正第一時間自己忍住,不和人產生沖突。膽小怕事的樣子,就冒出來了。
當一個人不再年輕,自己也做了父母之后,再去理解父母,那抱怨就慢慢消失了。
原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苦。人的命運,被時代困住了。
從記憶深處,和父母共情,也想一想自己生兒育女多不容易,家人之間的愛,就足以感動自己。
可惜的是,很多人在理解父母的那一瞬間,落下一聲嘆息——子欲養而親不待,樹欲靜而風不止。
03
說一說我的母親吧,和“安老三”的母親,相似度很高。
我的母親,生于上世紀五十年代,家有七兄妹。據說,原本是有九兄妹的,因為家庭條件太差,兩個孩子夭折了。
母親從七八歲開始,就負責帶弟弟妹妹。
到了十幾歲,就下地干活。那時候,村集體勞作,憑借工分、人口來分配糧食。
為了工分多一些,母親常常要和男人一樣,扛起很重的打谷機、犁耙等。
母親很愛讀書,但讀完初中就輟學了。因為家里供不起。也因為沒有家庭背景,讀書的路,注定走不遠。
二十歲的母親出嫁了,但真正的命苦,從此開始了。
母親生下第一個孩子,只有十八天,丈夫就意外過世。
在農耕時代,一個女人帶著一個孩子,日子是特別難熬的。于是乎,母親有了第二段婚姻,嫁給一個山里人。
第二次結婚,母親生下兩個孩子,但很不幸,丈夫溺水而亡。
這樣一來,母親就一個人拉扯三個孩子,日子苦得如黃連一樣。有村里的男人來幫忙耕種,但是男人們的妻子,或者父母,立馬會跑過來,把男人拉走——和一個寡婦走太近,這不是什么吉利的事情。
母親抹干了眼淚,又踏入第三段婚姻。這次,母親沒有再生孩子,在婆家反復忍受各種羞辱。
記得母親對我說過最多的一句話——快快長大,就不要指望誰來養育了。
是的,母親的各種忍受,其目標就是一個——孩子要吃的,要長大,不能餓著。
在農村,賺錢的方法不多,但是幾個孩子讀書的費用慢慢上漲。
母親去山里采摘粽葉、山胡椒賣錢;在家里養母豬,買豬仔;開墾了一畝菜園,把青菜挑到集市販賣。
不管母親多努力,家里還是窮。我的哥哥,初中畢業后輟學了。這件事,讓母親愧疚了一輩子。
現在,我們兄弟姐妹也四五十歲了。經歷了從責怪母親亂嫁人,沒有給予好的讀書條件,怨恨各種農活,到心疼母親的命運。
“理解萬歲”,這四個字,誰都知道,但是能夠做到的人,很不簡單。理解,是因為愛,是因為換位思考,是因為人的經歷太多。
04
作家老舍也寫了《我的母親》,文中說:“生命是母親給我的。我之能長大成人,是母親的血汗灌養的;我之能成為一個不十分壞的人,是母親感化的。她一世未曾享過一天福,臨死還吃的是粗糧。唉!還說什么呢?心痛!心痛!”
天下的母親千千萬萬,而真正觸及心靈的,是那些在社會底層,卻努力活下去的母親。
人分三六九等,但是母親都一樣,費盡心思愛自己的孩子,又不得不被命運和時代束縛。當母親把孩子拉扯大,可以享清福的時候,母親卻老了,一身的病。
做子女的,真不要期望母親太多,大部分的母親是卑微的,她們是農婦、廠里的打工人、掃大街的奶奶、洗碗的女人......
如果你懂得母親,一切都會釋懷。
作者:布衣粗食。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