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臺海局勢像一鍋滾燙的粥,熱得讓人坐立不安。賴清德剛上臺沒多久,就因為“臺獨”言論把兩岸關系搞得劍拔弩張。
解放軍軍演一波接一波,精準打擊的架勢讓島內人心惶惶,尤其是“斬首行動”的傳言,像一把懸在頭上的刀,讓賴清德和他的團隊慌了神,趕緊讓各部門想轍應對。
2025年,臺海局勢已經緊繃到極點,賴清德的一舉一動都像在火藥桶邊點火。4月1日解放軍東部戰區放出一段視頻《降妖除魔》,直接亮出臺北市街景,臺北101大樓、漢口街一段赫然在目。
這條街可是賴清德戰時撤往衡山指揮所的必經之路,視頻里還有衛星定位和導彈打擊的模擬畫面,擺明了是在警告。臺退役將軍栗正杰點破,解放軍已經摸清了賴清德的撤離路線,隨時能搞“定點清除”。
這可不是隨便嚇唬人,解放軍的東風-17高超音速導彈,10分鐘內就能打到目標,誤差不超過5米,技術上完全沒問題。賴清德團隊看完視頻,估計后背都冒冷汗了,趕緊開會商量對策。
賴清德的應對措施主要從兩個方向入手:一是加強內部安全,二是加碼軍事準備。
內部安全這塊,賴清德最擔心的就是“內應”。2025年初,吳釗燮的助理何仁杰和游錫堃的助理盛礎纓接連被爆出涉“共諜”案,島內一片嘩然。這事讓賴清德更覺得身邊人靠不住,懷疑有人可能被大陸收買,隨時可能出賣他。
4月23日,臺“國安局副局長”黃明昭在“立法院”被質詢時直言,情報顯示解放軍可能通過“內應”搞“斬首行動”。黃明昭提出,所有負責正副領導人安全的特勤人員,必須每半年接受一次“忠誠測謊”,一旦發現異常,立馬調離崗位,還要深挖背景。
這測謊可不是鬧著玩的,用儀器檢測心率、呼吸這些生理指標,稍微有點不對勁就可能被揪出來。黃明昭還說,特勤人員的手機、銀行賬戶、社交圈子都要被翻個底朝天,確保沒一點可疑的地方。
除了查內鬼,賴清德還借機搞政治清洗。民進黨內部本來就不是鐵板一塊,他上臺后為了穩住權力,沒少打壓反對的聲音。何仁杰和盛礎纓的案子剛好給了他理由,順勢擴大調查范圍,不光查民進黨內部,連在野黨國民黨、民眾黨的人也被盯上。
島內媒體爆料,安全部門的人開始頻繁出現在政治人物的辦公室、住處附近,監聽設備、跟蹤車輛都用上了,搞得人人自危。賴清德這招表面上是防“斬首”,實際上也在清算政敵,鞏固自己的位置。
但這么一搞,島內政治氛圍更緊張了,藍綠對立加劇,連綠營內部都開始有裂痕。有人私下抱怨,賴清德這是在把大家都逼到墻角,遲早會出亂子。
軍事上,賴清德也沒閑著。2025年7月,臺軍“漢光41號”演習在高雄沿海開練,這是他上臺后的第二次“漢光”演習,聲勢浩大。演習用上了M1A2T戰車、海馬斯火箭系統,還首次加入巷戰和游擊戰科目,模擬解放軍登陸后的城市作戰。
臺軍高層宣稱這是“全民皆兵”的實戰演練,賴清德還親自到場,穿著防彈背心,擺出一副硬漢姿態。但演習剛開始,大陸商務部就扔了個重磅炸彈,宣布對臺8家軍工企業實施出口管制,稀土和兩用物資直接斷供。
這一下正中臺軍命脈,武器裝備生產和維護全靠進口,稀土一斷,供應鏈立馬癱瘓。演習場上,臺軍士兵看著嶄新的戰車,卻聽說后勤補給可能跟不上,士氣低得不行。
賴清德還下令加緊采購美國武器,尤其是愛國者防空導彈系統,試圖增強防空能力。臺媒披露,他還秘密組建所謂“大臺北地區保衛部隊”,配了反無人機武器,專門保護臺北核心區域。
島內輿論直接點破,這支部隊與其說是保衛臺北,不如說是為賴清德自己“爭取逃跑時間”。更有傳言,他已經和美國商量了三條撤離路線:從新北市貢寮區乘潛艇撤離、用直升機飛越中央山脈到東部海域,甚至還有地下通道的“金蟬脫殼”計劃。
但解放軍常態化巡航早就把臺海圍得水泄不通,東部戰區視頻里連賴清德辦公室附近的街景都拍得清清楚楚,撤離路線根本藏不住。
賴清德的這些動作,表面看是應對“斬首行動”,其實也暴露了他的底氣不足。解放軍軍演越來越密集,2024年5月23日至24日的“聯合利劍-2024A”演習,首次覆蓋金門、馬祖等外島,艦機協同作戰,模擬封鎖和打擊港口、能源設施。
2025年,演習更是常態化,時間地點都不提前公布,臺軍完全跟不上節奏。解放軍“山東號”航母打擊群逼近臺灣東部,戰機頻繁越過所謂“臺海中線”,無人機甚至繞著日本周邊巡航,展示出全方位的控制力。
臺退役中將張延廷直言,解放軍一旦啟動“斬首行動”,24小時內就能讓臺島“解放”。這話雖然夸張,但確實讓賴清德睡不著覺。
賴清德還想拉美國、日本當靠山,但這路子也越走越窄。2024年11月,他“過境”夏威夷,試圖跟美國套近乎,結果美方只給禮節性接待,大陸外交部嚴正交涉后,美國直接冷處理。特朗普政府上臺后,明確不想因臺灣問題跟大陸硬碰硬。
美國副防長柯爾比甚至公開說,英國不得派航母到亞太,擺明不想讓盟友摻和臺海的事。賴清德想靠美國撐腰的算盤,基本落空了。
日本雖然嘴上支持臺灣,但官房長官林芳正也只是說些場面話,強調“非政府間的實務關系”,實際行動幾乎沒有。賴清德的“倚美謀獨”策略,越來越像竹籃打水。
島內經濟也被大陸的精準制裁打得措手不及。稀土斷供讓臺軍工企業叫苦不迭,半導體產業也因供應鏈問題受重創。2025年6月,臺北股市連跌三周,街頭抗議活動越來越多,民眾對賴清德的不滿越積越多。
民調顯示,他的支持率跌到三成以下,創下歷史新低。金門、馬祖的基層民眾開始繞開當局,直接跟大陸談漁業、貿易合作,擺明了不想跟著賴清德一條路走到黑。
賴清德的“臺獨”言行也沒停下來。2025年6月,他在“國家十講”演講中又拋出“兩岸互不隸屬”的老調,還把大陸定義為“境外敵對勢力”,提出所謂“反滲透17項策略”。
這番話直接引爆大陸怒火,國臺辦發言人陳斌華回應說,賴清德是“兩岸和平破壞者”“臺海危機制造者”,警告他突破紅線將面臨“斷然措施”。解放軍隨即加大軍演力度,航母、戰機、導彈齊上陣,臺海周邊幾乎成了解放軍的“主場”。
賴清德嘴上硬,動作卻暴露了他的慌亂,比如官網悄悄把“漢人”改成“其余人口”,想通過“去中國化”割裂兩岸血脈,愣是把95%的臺灣民眾都劃成了“外人”。這操作讓島內輿論炸了鍋,連綠營支持者都覺得他走火入魔了。
賴清德還試圖通過恢復“軍事審判制度”來穩住局面。2025年3月13日,他宣布全面修訂《軍事審判法》,讓軍法官重新上陣,專查軍人涉“叛亂”“泄密”等案子。這招表面是防大陸滲透,實則讓島內更加風聲鶴唳。
國民黨直接批評這是“開倒車”,民眾黨也說這像是把臺灣推向“準戰爭狀態”。臺學者黃丞儀在臉書上吐槽,軍事審判這種老掉牙的玩意兒,搞不好就是“嚴刑逼供、先射箭后畫靶”,根本解決不了問題,反而讓軍人人人自危。
兩岸關系在這節骨眼上已經沒有緩和的余地。賴清德上臺一年來,拒不承認“九二共識”,一門心思搞“法理臺獨”,還想拿臺灣當籌碼跟美國做交易。
2025年5月20日,他在執政一周年演說中稍微收斂了點,沒直接提“中國”或“主權”,但還是強調“反滲透”和“國安策略”。分析人士指出,他這是在特朗普的“交易主義”外交壓力下,試圖低調一點,但骨子里還是那套“臺獨”邏輯。
德國馬歇爾基金會學者葛來儀說,賴清德比蔡英文更直接地談“中國威脅”,擺明是要硬剛到底。英國學者蘇利文也表示,北京早就把賴清德看成死硬的“臺獨”派,雙方根本沒得談。
賴清德的處境越來越像走鋼絲。島內,民進黨在2024年選舉只拿四成選票,國會席次不過半,朝小野大的局面讓他施政處處掣肘。綠營內部也開始分裂,蔡英文偶爾高調露面,像是故意跟賴清德拉開距離。外部,解放軍的軍事壓力像一張網,越收越緊。
2025年5月17日,大陸發布對臺白皮書,首次把“斬首行動”寫進軍事方案,明確警告賴清德當局。東風導彈、航母編隊、無人機群,解放軍的裝備和技術讓臺軍毫無招架之力。島內評論直言,賴清德的“以武拒統”就是蚍蜉撼樹,自欺欺人。
金門基層民眾跟大陸合作的勢頭越來越明顯,島內和平呼聲高漲。賴清德還在嘴硬,揚言“戰到一兵一卒”,但解放軍的精準打擊能力已經讓他毫無退路。臺海的未來,早已不是他能掌控的。兩岸統一的大勢不可擋,賴清德的“臺獨”夢注定要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