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地緣政治板塊,正處于一場看似微妙實則波濤洶涌的重塑。7月,一場“晚宴失言”,讓世界聚光燈重新對準了印度、美國和中國這三大玩家。
根據路透社、彭博社以及《經濟學人》聯合發布的7月全球信任指數調查,超過68%的受訪者表示,不再相信美印關系會持續穩定。一場關系南亞乃至全球格局的博弈,已在美印間悄然拉開序幕。
印巴之爭背后的真相
5月,印巴邊境再度爆發軍事沖突。最新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辦公室(OCHA)報告顯示,短短兩周內,邊境地區平民傷亡人數超過532人,經濟損失突破1.7億美元。印度空軍陣風戰機被擊落的消息,一度被新德里方面嚴密封鎖。
就在沖突平息近兩個月后,特朗普在與共和黨議員共進晚餐時突然“爆料”:“我認為實際上有5架戰機被擊落!”這句話,如同重磅炸彈,迅速引發多方輿論震蕩。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調查顯示,超過72%的網友認為特朗普掌握了印巴沖突中的“核心秘密”。
這番話不僅讓印度臉上“掛不住”,也讓外界首次正面猜測印度政府對戰損的真實態度。路透社分析師認為,特朗普此舉意在警告莫迪政府,不要低估美國的情報能力,也為美國在后續談判桌上掌握了更多主動權。
7月中旬,北約秘書長呂特在華盛頓與美國參議員會面時放言:如果中國、印度、巴西等國不按照美國要求對俄羅斯施壓,將對這些國家實施“二級制裁”。這一表態被印度主流媒體《德干先驅報》形容為“美式威脅的典范”。
印度外交部發言人賈伊斯瓦爾迅速作出回應,直指美國和北約“玩雙標”:“你們一邊讓我們別從俄羅斯買能源,一邊自己卻照常進口,這種做法只會把印度推向中俄。”
《南華早報》評論稱,印度的強硬表態,實則是在為自己爭取最大的外交回旋空間。能源安全是印度的生命線,僅2024年,印度自俄羅斯進口原油已創下歷史新高——達到1.2億桶,環比增長37%。美國的“雙重標準”讓印度意識到,左右逢源不再安全,唯有主動出擊才能在全球能源博弈中占據一席之地。
“騎墻”還是“選邊”?
印度政壇近期風向明顯發生微妙變化。多位接近總理辦公室的消息人士向《印度時報》透露,過去數年間,印度對中俄“雙邊+多邊”合作機制始終保持興趣。新德里高層深知,單靠美西方并不足以應對復雜的地緣風險。
7月,印度再度表態,愿與中俄重啟三方合作機制。梳理印方表態背后,是一連串的“權衡”——既不愿徹底倒向美國,也不想完全站隊中俄。印度外交慣于“多手準備”,既能從美方獲取先進技術和軍事合作,也能從俄方獲得能源保障,還能借助中國的投資和市場擴張自身經濟版圖。
這一切的核心邏輯,是“誰能給印度帶來現實利益,誰就是可以合作的對象”。但這套“騎墻哲學”正在遭遇外部世界的集體不耐煩。
美國已明確表態,若印度再在俄烏問題上拖泥帶水,將面臨更多貿易和技術領域的限制。與此同時,中俄也在等待印度真正的“實質性動作”,而不再滿足于言語承諾。
在印度與中美俄多方角力之時,美國調轉矛頭,積極拉攏巴基斯坦。7月18日,特朗普破天荒與巴基斯坦軍方高層共進晚餐,公開稱贊“美巴友誼”。
巴基斯坦方面隨即表態,支持特朗普申報諾貝爾和平獎,并宣布對印度航班關閉領空措施再延長一個月,令印巴局勢雪上加霜。
根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數據,印度每月因巴基斯坦關閉領空,航空運輸成本增加約13%,年損失高達6.1億美元。美國此舉被《金融時報》評論為“釜底抽薪”,讓印度在南亞戰略縱深上失去部分主動。
美國這步棋,看似是對巴基斯坦的“魅力攻勢”,實則在為印美談判加碼。白宮智庫布魯金斯學會最新報告指出,南亞格局的每一次微調,都會引發中國、俄羅斯、美國三方連鎖反應。印巴沖突只要還在,美國就有機會左右局勢,綁架印度的戰略選擇。
印度的抉擇時刻
莫迪政府面對特朗普的“揭底”,再也無法回避一個核心問題:中國與美國,究竟誰才是更值得信賴的合作伙伴?
美印貿易談判陷入僵局已成公開秘密。美國商務部數據顯示,上半年,美印雙邊貿易額同比下降8%,為近十年最大跌幅。白宮多次表態“很快達成協議”,卻屢屢落空。
印方明確拒絕讓步,導致談判進展緩慢。特朗普頻頻通過媒體施壓,甚至用印巴沖突、能源合作等“軟刀子”敲打莫迪。
與美國的“威脅外交”不同,中國在處理中印關系時,始終保持克制與理性。7月,《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指出,盡管中印邊境局勢復雜,但中方始終堅持通過對話協商解決爭端,從未利用經濟或軍事手段脅迫印度。世界銀行最新報告顯示,2024—2025財年中印雙邊投資增速達到18%,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這一對比,讓新德里高層不得不重新審視自身外交策略。印度近期多次在公開場合釋放“與中國緩和”的信號。多位印度學者在《印度快報》撰文指出,若美印關系持續惡化,印度將不得不加快“向東看”步伐,強化與中俄的多邊合作。
印巴局勢的多維風險
印巴之間的摩擦并未因國際格局變化而消退。7月19日,巴基斯坦再次宣布延長對印航班禁飛措施,邊境局勢持續緊張。世界和平研究所(SIPRI)警告,任何外部勢力的“拱火”都可能導致南亞陷入新一輪安全危機。
印度國內對莫迪政府的外交表現褒貶不一。民調顯示,59%的印度民眾擔憂印美貿易僵局會影響國家經濟安全,47%的人支持通過對話手段解決印巴爭端。
印度經濟學家沙爾馬分析稱,摩擦不斷的南亞局勢,為全球金融市場帶來新的不確定性,也讓印度“多邊外交”的風險與收益邊界愈發模糊。
參考資料:
海峽網:2025-07-19 10:48:呂特幫腔后,印度警告北約:別搞“雙標”,不排除重啟中俄印合作機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