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一位同學給我打了個電話,說想向我咨詢一個事。
這位同學,比我小1歲,今年43歲,在廣東某區直部門當公務員。
按照以前,他一般都會請我去吃個夜宵或喝個廣東早茶什么的。
但最近,管得嚴,不能隨便出去吃飯了。
他抱歉的說:“只好打電話向班長您老人家請教了!”
我說:“別說請教嘛,大家都是同學,有什么事,直說就是了,同學之間,還有什么好見外的......”
他說:
“那個,我不是前幾年被抽調去梅州扶貧嗎?(以前叫扶貧,現在叫鄉村振興)
現在,已經回來有一年多了。
按照以前慣例,回來后,單位基本都會給扶貧的干部優先晉升一級的。
可以,我回來這么久了,沒有給我晉升一級。
別說職務有晉升了,就是職級,也沒有給我晉升。
我真的好憋屈。
但是,其他單位的,他們基本都有給晉升一級的,就算沒有職務的晉升,至少也有職級的晉升。
可是,就是我沒有。
我現在就好想去找組織部門匯報匯報,這是為什么?
但是,你知道嗎?如果我去找組織部門或領導理論。
我怕組織部門或領導就會認為我斤斤計較,說我不夠大氣,我怕他們說我貪求個人晉升,貪求職位,沒有奉獻精神.......
你知道嗎?我怕被扣上這個帽子,所以我一直沒去找他們。
只好自己在悶悶不樂。
最近跟其他單位的扶貧干部一對比,我的心里就越來越不平衡了。
其實,我應該踏實干活,只問耕耘,不問收獲才對,可是,我內心真不舒服!
所以,就打個電話來向老班長您請教請教。”
聽了我同學的電話,我跟他說:
“好吧!
在回答你的問題之前,我給你講一個故事。
春秋時期的魯國,出臺了一條法律:
凡是被其他國家抓去做奴隸的魯國人,如果有人把他們給贖回來,這個人,就可以向官府領取賞金。
這個賞金,可能比他們的贖金更多。
這可是一個好的生意。
孔子的一個學生叫子貢,有一次,去了一趟外國,贖回來了被抓去的人,子貢嘛,比較會做生意,在當時也算是有名的儒商。
他比較有錢,于是他就不去向官府領取賞金。他怕別人說他既然這么有錢了,為什么還這么貪財?
孔子知道后,很不高興,就對他說:
‘子貢啊,你大錯特錯啊。
現在魯國富有的人少,窮苦的人多,如果去領取賞金就算貪財,那么以后,別人誰還會去贖人啊?
如此一來,恐怕以后就不會再有人向其它國家贖人了。我們國家很多被抓走的人,就會流離于他國而無家可歸了。’
那么,回到你身上。
你別以為你跟組織或領導提這個問題,就是你貪求晉升,貪求職位。
其實并不。
扶貧干部歸來,不一定是“一定”晉升的,只是“優先”晉升。
你這次沒晉升,也屬正常。
不過沒“優先”,真實是你們單位的后來人會有想法。
你想想。
你去扶貧三年,這三年,你沒功勞也有苦勞吧?
這三年,別的單位的人去扶貧能優先晉升,而你不能優先晉升。
你想想,你們單位的后來人怎么想。
他們會想:‘哦,原來,去扶貧了,并不能優先晉升。那對不起了,下次單位動員,我去還是不去呢?三年啊,三年與家人聚少離多,不容易啊?’
所以,我覺得,你絕對可以大大方方地去找領導匯報你的這個事。
這,并不代表你斤斤計較,不夠大氣,也并不代表你貪求個人晉升,貪求職位,沒有奉獻精神。
這,可是關系到一個單位以后扶貧工作能不能順利開展,能不能有人支持的大問題啊!
所以,勇敢地去匯報就是了!
為了自己,當然,也是為了你們單位的后來人。
再說了,你去匯報了,你也沒有吃虧啊!
你照直說了你自己的想法,也是一種向組織匯報思想的一種方式嘛。
組織聽進去了 ,優先晉升你了,是好事。對你,對你們單位的后來人,都是好事。
組織沒聽進去,也沒優先晉升你,那你也不用懊惱,因為,你已經大膽說出去了,至少,你的心,現在是不堵的了;也至少,組織不會因為你提了這個要求,而降你職吧?
再說了,作為人民公仆,咱們只需要為人民做好服務就行了,沒必要計較晉不晉升。
好吧,大膽去匯報就是了。”
我的同學聽了,醍醐灌頂,對我說:
“班長就是班長,主意出得就是好,好嘞,我明天就去找領導匯報這事......”
(文中人物已做藝術化處理,請勿對號入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