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杜卓濱
連日來,四川樂山城區一戶外大屏循環播放“電風扇”引發關注,大量網友留言稱,樂山如此“抽象消暑”,屬于“在作用和作為之間選擇做法。”
7月18日,封面新聞記者在該大屏外看到,不時有市民與該屏幕打卡合影。該大屏所屬品牌創意總監張先生告訴記者,他們設計的初衷就是好玩,用抽象化表達傳遞快樂。
四川樂山城區一戶外大屏循環播放“電風扇”引發關注。杜卓濱 攝
城市大屏循環播放電風扇降暑
網友:樂山這座城市有點說法
大屏旁的安保人員記得,電風扇視頻是從6月底開始播放的,近一個月,吸引了不少人來打卡,“都是笑嘻嘻地來看,拍照、合影,發網絡上。”
引發關注是從7月15日開始的。當天,樂山市融媒體中心發布消息,說這是“樂山市民用想象力戰勝高溫天氣”,大量網友點贊,稱樂山人有創意,留言:“古有望梅止渴,今有觀扇降溫”。也有留言認為這是四川人豁達、樂觀的體現。
更多的網友在評論區和大屏管理方互動了起來,說他們“在作用和作為之間選擇了做法”,問他們:“能不能換成空調?”
市民前往打卡。杜卓濱 攝
走訪:真有人在該地乘涼,還有人擺夜宵攤
回應:空調的畫面已經做好了,后面放
7月18日晚,記者在該大屏處看到,真有人不時在該地停留、乘涼,大屏外停車位前面,還擺起了兩家夜宵攤。
周邊居民告訴記者,屏幕里的電風扇能起到心理作用,但屏幕前的停車場處于十字路口處,是一個風口,經常都會有自然風,“兩條街的風都穿過這里。”
對于網友們的關注,該大屏所屬品牌創意總監張先生告訴記者,他們很開心。“的確很抽象,但現在年輕人都喜歡看這個東西,我們的初衷就是好玩,用抽象化表達傳遞快樂。”
對于網友詢問能否換成空調,張先生告訴記者,空調的畫面他們已經做好了,后續跟著就會放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