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fā)拾榴詢財公眾號(2025年7月18日)
昨天傍晚,財政部、稅務總局突然發(fā)文,調整超豪華小汽車消費稅政策。
最重要的一條是將征收門檻從130萬直接干到90萬,而且7月20日就開始執(zhí)行,只給了市場三天的反應時間。
究竟背后發(fā)生了什么事?
01
我先梳理一下,這次調整超豪華小汽車消費稅政策。
1. 征收門檻從130萬,降低到90萬。舉個例子,指導價120萬的保時捷Panamera,下周落地多交10.6萬元的消費稅。
2. 這次政策,把所有動力類型都拉進來,混動、純電動、燃料電池,一個不漏,只要售價達到,都是政策覆蓋對象。
3. 二手車不征收是一個意外,官方明確表示,只要順利完成過戶,對于二手超豪華車交易免除消費稅。
02
這次調整對什么車影響最大?
網上都在談尊界S800,說句實話,這年頭準備買尊界S800的是真有錢人,但是買奔馳、邁巴赫、保時捷的未必是真有錢人。
根據(jù)中國汽車流通協(xié)會專家李顏偉提供的數(shù)據(jù)顯示,2025年上半年,零售價格在101.7萬元(新車價格為90萬元,含稅開票價格為101.7萬,其中增值稅13%為11.7萬)以上的超豪華車,累計銷售3.7萬輛(同比下滑49%)。
細分動力類型來看,燃油車仍是絕對主力,銷售3.3萬輛,占比近90%。
以品牌劃分的話,奔馳占這部分市場48%的份額,路虎占23%,保時捷占18%,雷克薩斯占8%,賓利占3%。
也就是說,這部分品牌,是本次政策調整的主要影響對象。
具體車型呢?絕大部分人會脫口而出保時捷,準確說,定價騎在90-130萬區(qū)間的帕拉梅拉影響才是最大的,倒是911和卡宴(今年價格早崩了)因為配置分散,受到的沖擊反而不大。
此外,像奔馳GLS 450、GLE53、路虎攬勝和邁巴赫S480也是受影響很大的車型,尤其后兩款,之前定價就是刻意卡豪車稅。
寶馬7系,奔馳S、奧迪 A8這些豪華進口車,這次也難逃一劫。
03
上一次豪車稅調整還是2016年,時隔快10年的這次調整究竟針對誰?
外面有一種說法,國家要遏制炫耀性消費、促進理性消費,也有說逼迫產業(yè)朝著規(guī)范、高效的、低調的方向去發(fā)展。
問題是,真有錢人會在乎這點稅?
難道上面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還不明顯嗎?
這次豪車稅起征門檻調整,就是精準狙擊德系豪華品牌(保時捷、路虎、奔馳、寶馬、奧迪)的D級車。
7月15-16日,歐盟中國商會汽車工作組在布魯塞爾與歐盟兩大機構,就中歐汽車產業(yè)合作進行交流,這其中就包括對華電動汽車關稅政策。
今天的這個加稅,加的不是關稅,而是在零售環(huán)節(jié)的消費稅,必然會影響這些車型在中國的銷量。
下周,中歐峰會即將舉行,這番操作算是對歐盟的一種施壓,為接下來的,加征中國電動車額外關稅問題的談判,增加籌碼。
04
去年以來,國內汽車市場,已經出現(xiàn)格局上的“變天”調整。
當電動化、智能化、定價成為核心戰(zhàn)場時,所謂的品牌在中國消費者面前逐漸失去吸引力。
就拿保時捷來說,今年上半年,全球銷量同比下滑6%,中國市場上半年僅賣出21302輛,同比暴跌28%。
2022-2024年保時捷在華銷量分別為9.33萬輛、7.93萬輛、5.69萬輛,已經連續(xù)三年出現(xiàn)銷量下滑,有一種救不回來的感覺。
寶馬2025年上半年,中國市場銷量31.7862萬輛,同比暴跌15.5%,是全球主要市場中降幅最高的。
奔馳上半年在華銷量同比減少14%,第二季度降幅進一步擴大至19%。
至于奧迪,已經不是一線豪華品牌了,上半年銷量跌幅達到15%。
此外,凱迪拉克、路虎的跌幅也分別達到19%和28%。
國際政治從來都是博弈,你不讓我好過,我怎么能讓你舒服。
不得不說,現(xiàn)在國產品牌電動車的競爭力是真強,不僅僅體現(xiàn)在價格,拿捏用戶需求太到位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