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最近犯水逆,老是跟水過不去。
娃娃娃娃哈哈最近也沒心思賣水了,專心負責把輿論的水攪渾。
我前腳才寫了一篇「沉默的杭州國資委」,后腳官方立馬進場了,只能說,這水確實是有點深。
杭州這水深點也就算了,沒想到,這幾天還串著味。
7月16日,余杭水務直接開大,域內仁和及良渚街道等地自來水出現明顯異味,水體呈一股可疑的淡黃色,頗令人浮想聯翩,一時間糞水之說四起,余杭民眾議論紛紛,覺得自己被做局了,有人搞了坨大的。
雖然余杭方面第一時間澄清此乃謠言,但余杭人民情感上還是難以接受,內心深處被蒙上了一層黃黃的陰影。
為此,余杭水務又秀了把操作,為彌補用戶損失,特決定7月份給予每戶5噸水費的減免,約人民幣14.5元。
這就有點過fen了,余杭貴為杭州GDP第一大區,咱缺你這十四塊又五毛嗎。
說起來,余杭在數據上還不只是杭州第一區,更是浙江第一區,乃至江浙第一區。
因為在市內,雖然西湖區等地自認正統、余杭不一定入法眼,但論純數據,產業量級更大的余杭,就是跑分最高的,去年GDP數字為3355億,雖說濱江區和上城區也在后面追得很猛,逼近三千億,但尚有差距;
而在省內,寧波人其實也不太服,因為其鄞州和北侖兩區,成績確實也亮眼,去年紛紛突破了三千億,直接“雙殺”杭州的濱江區和上城區,離余杭可以說也只是一步之遙;
再來看隔壁江蘇,江蘇最強音在縣不在區,雖說昆山和江陰各自突破了五千億大關,但并未撤縣為區,而破四千億的蘇州工業園區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行政建制區、情況比較特殊,所以嚴格意義上真正可以與余杭進行對照的,是南京經濟第一區江寧。
江寧算是南京的制造業高地,與杭州和寧波畫風迥異,它在南京市里算是斷層領先,后面鼓樓、秦淮等區距離較遠,而江浙第一區PK,數字來講還是余杭要更為領先。
余杭的數字經濟一直比較亮眼,其「鎮區之寶」自然就是大名鼎鼎的阿里巴巴,作為互聯網經濟里的超級鏈主,阿里巴巴也直接帶動了余杭電商的整個生態。
有一點余杭和江寧倒是很相似,就是這倆都是不屬于正統內核、偏外圍新城,都是負責搞錢干活,有點工具人的意思,老杭州/老南京還是更喜歡西湖邊上/明城墻內。
而這次“水災”的主要受害地區良渚,這些年也是頗受追捧,江湖人稱「余杭硅谷」「杭州阿泰勒」,各地年輕人、各路數字游民大理都不去了,說良渚是個好地方,既有機會、又有生活。
本來形象一直在上分,結果一來就搞了坨大的。
這事余杭可能真的得好好反思下,因為這真的不只是14塊5的事,本質上就是一種信任危機,這些年杭州口碑一直不錯,每年吸納不少人口前來,整體還在向上,誰都不能拖后腿來減分。
某個角度講,和娃娃娃娃哈哈還真有點像,形象和人設崩塌容易建起來難,都得珍惜羽毛,有些口子不能開,有些水龍頭必須擰緊。
沒辦法,既然貴為江浙經濟第一區了,那必須得有示范效應,關鍵問題,水平得有、不能犯渾。
最后,希望余杭人民早點從淡黃色的陰影里走出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