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人道事務協調廳(OCHA)7月最新數據顯示,敘利亞南部僅一周內新增流離失所者超過8萬人。以色列軍方發布戰況通報,稱“局勢進入最不可控階段”。
中東權威智庫The Washington Institute最新分析稱,敘利亞政局已臨近“系統性崩潰的臨界點”。當國際聚光燈再度聚焦敘利亞時,最令人震驚的不是外部沖突,而是內部裂變——41個部落公開對抗朱拉尼政權,阿薩德舊部高調宣稱“準備起義”。每一個數字背后,都是動蕩的現實。
以色列推進、德魯茲“放行”成導火索
7月17日下午,敘利亞南部風云突變。以色列裝甲車隊在德魯茲部落的默許下,幾乎未遇抵抗,直達大馬士革近郊。
路透社現場記者描述:“車隊穿越蘇偉達平原時,沿途德魯茲村莊甚至有人揮手致意。”這一幕意味深長,打破了長期以來德魯茲與政府、反對派乃至以色列之間微妙的平衡。國際媒體普遍解讀為,德魯茲部落在關鍵時刻選擇“觀望”,甚至部分部落或出于自保主動“放行”。
以色列為何能如此深入?多位中東問題專家認為,德魯茲部落對現政權的不滿早有征兆。自2024年年底以來,德魯茲地區對HTS(敘利亞過渡政府)強硬政策屢次抗議,雙方矛盾逐漸激化。此次以色列推進,不僅是軍事層面的突破,更是敘利亞地方勢力結構出現“斷層”的直接體現。
以色列推進帶來的直接后果,是朱拉尼政權的權威迅速崩塌。僅僅數小時后,41個阿拉伯部落發布聯合聲明,拒絕執行朱拉尼下達的停火及對以色列的妥協命令。半島電視臺援引部落領袖之言稱:“我們不再承認任何來自大馬士革的指令,部落將自主決定戰與和。”
據敘利亞人權觀察組織(SOHR)7月18日發布的實地統計,ATA(阿拉伯部落聯盟)已動員5萬至7萬戰士,分批向蘇偉達及以色列前線集結。
多位部落武裝指揮官通過社交媒體公開表示,“不再為朱拉尼而戰”。在敘利亞歷史上,部落力量雖多次左右局勢,但如此大規模、同步反叛實屬罕見。
與此同時,HTS主力部隊在以色列空襲壓力下倉促撤離蘇偉達,但很快又有跡象顯示部分武裝正試圖南返。這一混亂局面,進一步削弱了中央命令的有效性,令敘利亞南部陷入事實上的“無政府地帶”。
權力真空與阿薩德舊部的復蘇
政權分裂的同時,敘利亞“沉默已久”的阿薩德舊部悄然浮出水面。7月18日晚間,親阿薩德社交媒體賬號發布“敬請關注,做好準備”的聲明。
外媒普遍解讀為阿薩德系力量正借機重整旗鼓。值得注意的是,7月15日,前阿薩德政府軍高級將領在蘇偉達指揮德魯茲武裝對抗HTS時陣亡,這一事件成為敘利亞內不同武裝派系加速站隊的分水嶺。
西海岸、哈馬等地出現疑似“伊斯蘭抵抗組織”集結的跡象。土耳其阿納多盧通訊社報道稱,部分前政府軍武裝已開始向南部調動,意在利用HTS與以色列、部落三方混戰的局勢“卷土重來”。
阿薩德舊部的潛在崛起,不僅加劇了局勢的不可預測性,也為西方國家對敘政策帶來新的不確定因素。
而在北部,庫爾德武裝面對南部動亂,果斷加強幼發拉底河以東的油田防務。美國國防部發言人7月19日表示,美軍將繼續協同庫爾德武裝維持該地區“安全屏障”,這一表態被外界視為美國對南部亂局持“觀望”甚至“隔岸觀火”的戰略態度。
軍事與政治雙重失控:朱拉尼的脆弱聯盟
本輪危機爆發前,朱拉尼及其HTS政權依靠對部分部落的妥協、對反對派的分化,勉力維持國家機器的運轉。
OCHA數據顯示,上半年敘利亞南部的安全事件數量同比上升42%,但大規模反叛尚未出現。7月17日之后,一切急轉直下。
朱拉尼原本試圖通過“停火令”穩住局勢,命令HTS及其下屬武裝不得再對德魯茲部落與以軍開火。事實證明,這一命令不僅未能止血,反而成為部落公開反叛的導火索。41個部落的聯合動員聲明,直接否認了中央政權的合法性。路透社評論:“朱拉尼的軍令,已成紙上談兵。”
與此同時,報道稱朱拉尼在空襲期間攜家人秘密撤離大馬士革。伊朗Press新聞網和黎巴嫩廣場電視臺均稱,撤離原因并非單一軍事威脅,而是大馬士革內部疑似發生小規模嘩變。
軍隊突襲并短暫接管了國家廣播電視大樓,顯示權力中樞已出現嚴重裂痕。雖然敘利亞政府對這一說法予以否認,但權威民調顯示,朱拉尼政權的民眾信任度已跌至20%以下。
這種多線失控令朱拉尼陷入“內外交困”:外有以色列持續襲擊,內有部落嘩變、舊部動蕩,地方武裝各自為政。即使土耳其一度作為HTS的主要支持者,也在近期發出“重新評估對敘政策”的信號,令朱拉尼的政治前景更加黯淡。
部落反叛的深層邏輯
41個部落的集體倒戈,并非一時激憤。過去兩年,敘利亞南部經濟持續惡化,部落地區基礎設施重建嚴重滯后。世界銀行7月最新報告顯示,蘇偉達、德拉、庫奈特拉三省居民日均收入已跌至內戰以來最低水平。HTS政權實施的“強制征兵”與“資源配給”政策引發部落極大不滿。
部落社會結構高度自治。朱拉尼政權在部落治理方面的強硬姿態,被解讀為對部落傳統與利益的侵犯。
華盛頓中東政策研究所分析認為,“部落對中央集權的天然警惕,在危機時刻會迅速轉化為武裝對抗”。此次部落反叛,不僅是對朱拉尼個人的不信任,更是對其治下“新敘利亞”模式的系統性拒絕。
敘利亞亂局始終不是單一國內問題。以色列軍方近期宣布,將繼續對敘利亞南部目標實施“定點清除”,其背后意圖不僅是打擊HTS,更是防止伊朗通過敘利亞南部擴大影響力。美國則通過支持庫爾德武裝,穩控幼發拉底河以東油田地帶,確保能源安全與反恐防線。
俄羅斯在本輪危機中表現相對低調。克里姆林宮發言人7月19日僅表示“密切關注局勢”,但未有實質介入動作。分析人士認為,俄羅斯正權衡是否加大對阿薩德舊部的秘密支持,以維護自身在地中海東岸的戰略利益。
土耳其的態度成為最大變數。安卡拉政府近日通過外交渠道向HTS施壓,要求其“避免全面崩盤”,但未明確承諾軍事或經濟援助。多位土耳其問題專家指出,土方更擔心敘利亞亂局外溢至本國邊境,難以再無條件支持朱拉尼政權。
參考資料:
人民日報:2025-07-18 08:46:中東11國聯合聲明反對外國干涉敘利亞事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