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7月23日深夜,安東市南郊臥龍村傳出一聲巨響。民兵團長莫大雄帶人趕到現(xiàn)場,看到村外山崗炸開一個土坑,桌面大的青石碎成粉末。爆炸點附近沒有施工痕跡,村民也沒有人使用炸藥。莫大雄參加過解放戰(zhàn)爭,認出爆炸威力超過民用炸藥,馬上封鎖現(xiàn)場。他注意到碎石呈放射狀飛濺,最深嵌入樹干三寸,坑底散著刺鼻的硫磺味。這些異常跡象讓他整夜沒合眼,軍用炸藥為什么出現(xiàn)在偏僻山村?
三天后,莫大雄得知發(fā)小金雄宇要回臥龍村養(yǎng)病。金雄宇在安東市公安局當刑警,負責守護鴨綠江鐵路橋。當時抗美援朝戰(zhàn)事緊張,安東作為志愿軍補給樞紐,美軍飛機日夜轟炸橋梁,敵特破壞活動頻繁。金雄宇連續(xù)工作四個月后吐血昏迷,經領導批準回老家休養(yǎng)。離開安東前夜,當護士的妻子梅彩萍往他行李塞藥瓶時再三交代:“這次必須休養(yǎng)滿兩個月?!?/p>
村口槐樹下,莫大雄接過金雄宇的行李,說起山崗爆炸案。金雄宇沒進家門就直奔現(xiàn)場,抓起坑里焦黑土塊搓了搓,又聞了聞:“硫磺混著硝酸鉀,是軍用混合炸藥。”他指著碎石崩裂的痕跡分析,“炸青石是幌子,他們在測試爆破威力?!眱扇四抗饨粎R時心頭一震:三十公里外的鴨綠江鐵路橋,正是志愿軍補給的生命線。
當晚兩人喝酒敘舊時,金雄宇突然放下酒杯。他記起離城前夜,妻子說起醫(yī)院一件怪事:石匠徐清根腿被“崩飛的石塊”削掉塊肉,醫(yī)生認為傷口不像石塊造成,徐妻當場掀翻診療盤吵鬧。登記資料顯示徐清根住安東市區(qū)。 金雄宇連夜接通安東市公安局電話:“查徐清根,重點看爆炸傷!”第二天他結束病假加入專案組。
調查組按醫(yī)院記錄找到拉徐清根來醫(yī)院的三輪車夫老趙。他清楚記得7月22日傍晚,一男一女在大康胡同口上車,男子右腿紗布滲血,懷里瓷瓶叮當作響。當便衣民警突襲大康胡同3號院時,徐妻掄起菜刀就要反抗,而徐清根懷中的瓷瓶滾落,冒出白煙的液體淌了一地。
審訊中徐清根承認他準備用日軍遺留炸藥來盜墓,因操作失誤炸傷自己的腿。但7月23日當晚,他帶五名同伙在百里外新賓縣踩點,多人證明他整夜在客棧沒離開。有明確的不在場證明,且他的盜墓活動與軍用炸藥測試無關。
排查工作陷入僵局時,八月初放羊女孩王小英拉著民警說:“爆炸前一天,我在山崗采蘑菇看見樸老師?!彼f的樸老師是村小學教師樸云彪。民警記錄線索:樸云彪自稱去荒山散步,褲腳卻沾著新泥,神色緊張。金雄宇調閱檔案發(fā)現(xiàn),樸云彪的父親是土改時被分地的地主,自殺前咒罵過工作組。
更重要的是其表弟屠彬當過工兵,懂爆破技術,現(xiàn)在安東鐵路局編組站當調度員,直接處理志愿軍軍列調度。金雄宇帶人復查爆炸現(xiàn)場,在爆坑三十米外的槐樹枝上,鉤下半塊卡其布殘片,和樸云彪衣服布料吻合。
7月28日清晨,金雄宇帶隊沖進樸云彪的校舍。撞開門時,屠彬正用螺絲刀調整鬧鐘零件,桌上堆著銅導線和雷管。床底柳條箱裝滿炸藥:軍用炸藥三十七斤,煤礦炸藥十六斤,共五十三斤。
樸云彪床上的枕套里藏著兩個改裝好的定時炸彈,鬧鐘指針用紅漆標在凌晨兩點。灶膛未燒盡的紙灰里,技術員拼出半張鴨綠江鐵路橋圖紙,橋墩位置畫著三個紅叉。罪證確鑿之際,屠彬撲向電閘想引爆炸藥,被民警壓倒在炸藥箱上。
審訊證實,樸云彪為報分地之仇,串通掌握軍列時刻的屠彬,計劃在9月運輸高峰炸毀鴨綠江鐵路橋。7月23日深夜的爆炸是炸藥測試,原定用二十斤炸藥,屠彬堅持加到四十斤“保證效果”,導致碎石飛濺過遠暴露行蹤。
兩人從鐵路局倉庫偷取炸藥后,樸云彪以備課為由鎖在校舍制作炸彈,屠彬則利用職務記錄軍列通過時間。他們打算炸橋后趁亂投敵,用炸橋行動向敵方邀功。
9月15日刑場槍聲響起時,金雄宇正在鴨綠江鐵路橋哨位登記。他裹緊棉大衣寫下第307次軍列通過時間,探照燈光掃過滿載彈藥的列車,車廂縫隙飄出火藥味。江對岸突然火光沖天,美軍炸彈擊中備用鐵路橋,鋼梁倒塌的轟響蓋過槍決聲。
金雄宇翻開值班簿,新寫的記錄顯示:本月已有十一列軍火、四十八車糧食安全過橋。他撿起腳邊的螺絲釘——這是三小時前巡橋時從鐵軌縫里摳出來的。
結案報告上交后第三天,安東市公安局截獲密電:“木棉花計劃失敗,啟動蒲公英?!苯鹦塾畎巡〖贄l塞回抽屜,拎起配槍走向江橋。秋雨中的鐵軌泛著寒光,巡道工老趙攔住他:“橋東三公里鐵軌螺絲全松了?!?/p>
搶修隊趕到時,十二根枕木的螺栓已被擰掉大半,軍列經過必定脫軌。江風卷著硝煙掠過碉堡,探照燈刺破的夜幕深處,新的戰(zhàn)斗已經開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