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希/制圖
7月19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林少蓉 通訊員 石青青)近日,來自安溪的林女士因持續發熱、腹痛、全身多發瘀點瘀斑,被緊急轉入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重癥醫學科(ICU)救治。令人意外的是,病因竟是她在家中清洗豬頭時,手指被劃了一道一厘米的小傷口,導致手部破損感染了豬鏈球菌。經過多學科聯合救治,林女士目前病情趨穩。
據院方介紹,林女士發病初期僅表現為寒戰、發熱,但病情在短時間內急劇惡化,相繼出現嘔血、腹瀉、全身瘀斑,血小板驟降至危險水平,肝腎功能嚴重受損。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重癥醫學科賀芙云主任醫師表示,豬鏈球菌感染潛伏期可短至數小時,細菌通過破損皮膚進入血液后,會引發膿毒癥、中毒性休克或腦膜炎,“若不及時干預,死亡率極高”。
轉診至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后,醫療團隊迅速啟動血培養檢測,鎖定豬鏈球菌為病原體,并立即開展靶向抗生素治療。同時,通過液體復蘇、輸血、臟器功能支持等綜合手段穩定患者生命體征。賀芙云強調:“這類感染救治的關鍵在于早診斷、早治療,任何拖延都可能致命。”
最終,經多學科聯合救治,林女士病情趨穩。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提醒公眾,夏季生鮮食品處理頻率增高,務必加強防護意識,切勿讓微末傷口成為疾病的“突破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