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直想在軍事上搞對抗,為此沒少費力氣,如今又要提高軍費水平,還要大力采購先進裝備。為了奪取中國釣魚島,日本又開始求購相關的應對裝備。根據日本媒體報道,這次找上瑞典幫忙,可能要引進CB-90突擊艇,以加強其軍事力量。
日本打的主意有點意思,欲使用突擊艇改變現狀。原來日本正在加強所謂“島嶼的防御能力”,實質為針對釣魚島,為此已建立水上機動團,組建島嶼防御部隊,已裝備不少先進裝備,AAV-7兩棲裝甲運兵車和高速硬殼充氣艇。只是存在一些問題,仍需要加強海上運輸能力。最近,日方成立了一個新單位,稱為:海上運輸小組,需要中小型運輸船,對于兩棲突擊艇的需求出現了。
瑞典薩博公司正在向日本推薦CB-90突擊艇,這是一種高度機動的多用途快艇,其艇體采用鋁制成,最高時速45節以上,續航力為550公里,艇內空間不少,最多可以容納18人。人員可以通過船首坡道直接上岸,艇上可以安裝武器系統,監視傳感器和電子設備等,也有不錯的改裝空間,例如:加裝裝甲,可以從沿海監視到河流作戰,執行補給運輸等任務。
CB-90突擊艇因其功能強大,自從已被瑞典、希臘、馬來西亞、墨西哥、挪威、秘魯、美國等國采用,甚至俄羅斯都加以仿制。可以說為一款相當受歡迎的裝備,日本的選擇顯然是正常的。
現在瑞典薩博公司希望日本可以采購CB-90突擊艇,并表示對日本有“相當的意義”。運輸船可以運載大量車輛和部隊,只是速度和任務靈活性不足,用于作戰不行;AAV-7兩棲裝甲運兵車的火力與防護不錯,只是速度不行,作戰靈性也有問題;明顯需要增加一個機動性強,速度快,可以遠距離活動的平臺。
公開的說法,CB-90突擊艇非常適合在島嶼之間活動,日本所定義的“南西群島”,有大大小小200個島嶼,其中不少島嶼太小相當適合使用突擊艇。實際上,CB-90突擊艇研發的主要目的為特種作戰,用于運輸與支援特種兵作戰,這也是美國引進CB-90突擊艇的原因。
日本早已組成了特種登船部隊,執行海上登船和突襲船只的任務,只是目前其缺少突擊艇,故而其需求真不小。瑞典也相當積極,希望達成交易,還許諾與日本造船廠合作,在日本進行許可生產,還可以向其他國家出口,尤其是東南亞國家。
瑞典一直想開拓日本軍工市場,給日本幫忙,這不能簡單地視為商業行為,也是其他國家對日本支持的表態。如果論起來,瑞典雖為一個小國,但是一直不甘沒落,加入北約,支持烏克蘭,積極反俄,還積極反華。
瑞典曾經無故扣押了中國貨船“伊鵬”-3號,指控該船在波羅的海故意拖錨切斷兩條海底電纜,原因只是這艘散貨船在事發時出現在附近水域,,但是后來的調查否定其指控,最終結論: 無證據顯示“伊鵬”-3號散貨船蓄意切斷波羅的海電纜。可惜瑞典依舊借機指責,瑞典外交大臣斯蒂納加德抱怨,中方未能按照瑞典的請求,不允許瑞典首席檢察官登上“伊鵬3號”散貨船進行調查。瑞典在調查結論出來之后,沒有順坡下驢,反而要節外生枝。
瑞典自認為西方陣營的重要一員,希望在美國領導下,積極行動有所表現;日本則不一樣,完全是真心愿意充當反華先鋒,不是忠于美國,而是真的野心,試圖再次稱霸亞洲。
不管瑞典是否會向日本出售CB-90突擊艇,都不可能改變什么,這只是一款多用途的快艇,并非什么高技術裝備,有多大的影響,也不能構成什么影響。CB-90突擊艇專門針對特定的情況,瑞典本來是按自身的需求研發,適應波羅的海近岸區域的情況,與太平洋的情況不一樣,僅一個海況就差別大,波羅的海缺少大風大浪,也談不上廣大;太平洋不僅海浪大,還相當廣闊,完全不同的氣候條件等,說什么適用,談什么奇效,都是笑話!
只能說,這是日本擴軍備戰工作的一部分,沒什么可怕的,如今怕的不是日本搞事,而是日本不敢搞事,現在缺少的只是一個教訓日本的機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