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一項研究顯示:內臟脂肪增多和體重指數升高,均與認知能力下降之間存在因果關系。內臟脂肪每增加0.27千克,相應的認知年齡衰退0.7年。
最近國外發表了一項研究結果:腰圍每增加1厘米,心衰風險就增加4%。 所以,腹部有贅肉與心衰風險的增加的確有一定關聯。
2024年3月,首都醫科大學、清華大學、開灤總醫院等研究單位聯合發表了一篇研究論文。 研究計算了腦體積、腦白質信號等多項指標,發現BMI>26.2的人群,相較于體重相對正常的人,腦齡增大12歲。
BMI,是國際上公認的一種衡量成人肥胖程度的方法。
BMI=體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
在我國,BMI≥24為超重,≥28為肥胖。
胖肚子4大飲食“元兇”
添加糖。一項長達25年的隨訪研究顯示,添加糖攝入量超過50克/天者,內臟脂肪的體積,顯著高于添加糖攝入量低于50克/天者。
精制米面。精制米面做成的主食,比如白饅頭、白米飯升糖也快。有研究顯示吃升糖快的食物更容易堆積內臟脂肪。
飽和脂肪。飽和脂肪酸相對不利于減腹部皮下脂肪,雖然不是內臟脂肪,但是腹部皮下脂肪多了肚子也會大。
酒精。每周較高的飲酒量,跟腹部脂肪面積呈強正相關,調整了體重指數之后,兩者之間依然顯著相關。
想要瘦肚子?試試這3個動作
前提:控制總熱卡攝入,增加活動量,能量攝入負平衡,減少全身脂肪。
動作1:坐姿踢毽
1.選擇一把穩定的椅子,坐在椅子前端,整個脊柱保持穩定;
2.用一條腿做踢毽子的動作,也就是屈髖外展、外旋屈膝。
動作2:坐姿抬腿
1.選擇一把穩定的椅子,坐在椅子的前端,整個脊柱保持穩定;
2.保持腹部肌肉收縮,身體輕度后仰,單腿抬起;
3.可以根據自己身體的情況,保持雙側大腿交替抬起,也可以雙腿懸空,交替輪空抬起。
動作3:坐姿轉體
在動作2同樣的抬腿動作基礎上,加上上半身的轉體動作即可,側腹部有明顯收縮感覺。
封面圖來源于千庫網
資料:央視財經
編輯:程 前
責編:顏文彬
*轉載請注明來源于“上海長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