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記協(全稱是“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系我國目前22個全國性的群團組織之一,規格級別對應副部級,其組織屬性是我黨領導下的中國新聞界的全國性人民團體,同時也是黨和政府密切聯系新聞界的橋梁和紐帶。中國記協的最早前身是于1937年11月8日在上海成立的“中國青年新聞記者協會”,后于1938年3月15日更名為“中國青年新聞記者學會”,此后逐步發展壯大,1941年4月,中國青年新聞記者學會總會遭到國民黨政府查封,但在香港、延安和抗日民主根據地的各分會仍繼續保持運轉。
直到1949年7月,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籌備會在當時的北平(即現在的北京市)籌建,并且作為全國性的新聞工作者組織,與各民主黨派和15個人民團體一起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1957年3月,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在北京正式成立。
在核心職責方面,中國記協負責團結引領全國新聞工作者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輿論導向、新聞志向、工作取向,做政治堅定、業務精湛、作風優良、黨和人民信賴的新聞工作者,為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不斷取得革命、建設、改革偉大勝利凝聚強大輿論力量、營造良好輿論氛圍,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為繁榮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聞事業努力奮斗。
在組織運行體系方面,中國記協實行團體會員制,目前共有各類會員單位合計215個(其中既包括相應的全國性新聞媒體,也包括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新聞工作者協會,以及相應的全國性新聞團體、主要新聞教育和研究機構),同時廣泛團結了全國百余萬新聞從業人員,并同世界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新聞界開展友好往來。
中國記協的最高領導機構是理事會,而理事會由理事和特邀理事組成,其中理事由會員推舉產生、特邀理事由協會書記處邀請。常務理事會在理事會閉會期間,負責執行理事會決議;常務理事會由理事會選舉產生,每屆任期五年。常務理事會選舉主席一人、副主席若干人,任命書記若干人組成書記處。常務理事會會議由主席或其委托的副主席主持,每年召開一次全體會議,必要時可增開會議,聽取審議書記處的工作報告,通過其他需要常務理事會決定的事項。主席會議由主席、副主席組成;主席會議由主席或其委托的副主席召集和主持,書記處書記列席。
需要說明的是,黨組和書記處主持中國記協日常工作,且書記處是常務理事會的辦事機構,負責協會日常工作,重大問題提交主席會議或常務理事會決定。書記須是本會常務理事,按照書記處分工安排履行職責(中國記協書記處目前共有4位書記處書記,其中一位由黨組書記兼副主席擔任,其他三位書記處書記都是協會黨組成員)。
在經費來源方面,中國記協的日常經費主要由五部分構成,分別是會費收入、國家資助、本會興辦的事業收入、海內外捐贈和其他收入。
在內設機構和直屬單位構成方面,中國記協機關設有辦公室(機關黨委辦事機構設在辦公室)、國際聯絡部、國內工作部(宣傳聯絡部)、臺港澳工作部這四個部門,下轄機關服務中心、新聞培訓中心這兩個直屬事業單位。其中,中國記協辦公室設有秘書處、調研處、財務處、人事處、干部監督處、老干部處、綜合處,機關黨委辦公室、機關紀委辦公室;國際聯絡部下設綜合處、項目處、亞非拉處、歐美大處、境外記者活動中心;國內工作部(宣傳聯絡部)設有綜合處、行業自律處、培訓研究處、業務學術處、權益保障處、會員工作處、內刊處;臺港澳工作部則是設有綜合處、交流處。
機關服務中心負責機關后勤保障服務、物業管理、消防安全、醫療保健等工作,下設綜合處、服務處、資產管理處。新聞培訓中心負責組織教育培訓、中國記協網和官方賬號運行管理,承擔新媒體專業委員會秘書處工作,下設綜合處、培訓交流處、信息服務處、專委會秘書處。
最后,簡單說明一下中國記協本級的人員編制情況:中國記協機關本級工作人員(工勤崗除外)依照公務員法管理、人員通過國考招錄,而直屬事業單位則是執行事業編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