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通訊員 周巧 周朕
近日,泰康同濟(武漢)醫院成功為一名飽受帕金森病困擾多年的患者實施腦深部電刺激(DBS)手術并完成開機調試,患者肢體震顫消失、行動能力顯著恢復,視力模糊問題也得到改善。
60歲的張婆婆(化名)已與帕金森病抗爭多年。從最初的行動遲緩、表情僵硬、便秘,到后期言語不清、步履蹣跚、翻身困難,藥物治療效果越來越差,生活不能完全自理,患者自覺給家人帶來了巨大的負擔,深深陷入內疚、抑郁情緒之中。泰康同濟(武漢)醫院全科醫學科主任醫師鄒瓊精心為其調整藥物方案后,癥狀雖有所緩解,但藥物種類多且服藥次數多,出現帕金森病晚期運動并發癥,效果仍然不滿意。
鄒瓊主任介紹,帕金森病早期通常以藥物治療作為首選,但隨著疾病的進展,許多患者面臨著藥物維持時間短,藥效變差,晚期的運動并發癥包括凍結步態、異動癥、“開關”現象等使調藥變得更加困難。中晚期帕金森患者可以考慮DBS手術,該手術主要用于治療各種運動障礙性神經系統疾病,主要包括帕金森病、特發性震顫、肌張力障礙等。
3月,鄒瓊主任邀請泰康醫療神經醫學團隊共同為老人實行多學科會診,制定治療方案。中心首席專家陳勁草教授、張捷教授及趙斌杰主任對張婆婆的病情進行全面評估后一致認為,張婆婆符合腦深部電刺激術(DBS)手術條件——病程超5年、藥物反應差且認知功能良好。
患者病情得到控制,臉上露出笑容
6月13日,由張捷教授率領的手術團隊成功為張婆婆精準植入腦深部刺激電極。術后初期,張婆婆的睡眠質量得到顯著改善,藥物也有所減少。7月9日,經過開機調試,治療效果立竿見影:困擾張婆婆多年的肢體震顫消失,步履變得穩健,轉身靈活自如,視力模糊問題也得到改善。病情得到了控制,再也不會拖累家人,婆婆非常開心,臉上也綻放出了多年久違的笑容。7月17日,張婆婆已順利出院,出院時還開心地在病房里跳起了舞。
“隨著中國老齡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帕金森病已成為繼阿爾茨海默病之后,中老年人群中第二大常見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鄒瓊主任表示,泰康同濟(武漢)醫院全科醫學科始終堅持“以患者為中心”的原則,力求打破專科界限,為廣大患者提供全科性的醫療服務和全周期的健康管理,讓更多像張婆婆一樣的帕金森患者重獲生活掌控權,擁抱健康人生。
趙斌杰主任表示,泰康醫療神經醫學中心團隊目前正在著手建立帕金森病早篩評估體系,逐步由單一的手術干預向全周期健康管理延伸,能夠更好地保障老年群體的生命健康。
(來源:極目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