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7月15日,法國導演伯特蘭·洛伊爾專程赴安徽省地質博物館拍攝取材,聚焦這里珍稀的2.48億年前古生物化石。作為研究魚龍演化的關鍵遺址,巢湖正憑借深厚的科學積累與文化力量,引發廣泛關注。
十六年來,安徽省地質博物館聯合北京大學及國際頂尖機構,持續開展系統發掘與研究。自然資源部巢湖野外觀測研究站站長黃建東說,團隊在巢湖地區進行了4次專項發掘,收獲大約300斤化石樣本。2023年,安徽省自然資源廳建立巢湖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進一步強化該地區作為全球研究中心的地位。
科研團隊在巢湖命名了目前發現最原始的魚龍“柔腕短吻龍”,其保留的陸地活動能力為爬行動物重返海洋提供了關鍵證據,發現的巢湖龍分娩化石,將魚龍胎生記錄提前1000萬年,并首次確認其“頭先出”的原始分娩方式。
巢湖魚龍的持續研究與廣泛傳播,推動了中國在古生物領域的國際話語權建設。魚龍走入展廳與媒體,喚起人們對自然歷史的興趣與敬畏,也帶動了地方博物館、科普教育、文旅品牌等多元融合發展。2025年以來,安徽省地質博物館接待參觀42.1萬人次,線下科普活動受眾2.6萬人次,線上受眾810.7萬人次。越來越多的市民開始意識到,巢湖不僅是寶貴自然資源,更是承載億萬年生命故事的一片文化熱土。
來源: 央視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