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少華和常寶華同為相聲界的“泰斗”,沒想到離世后的差距會如此之大。
他們中一個是草根出身,一個是相聲世家出身,但他們的葬禮一個隆重,一個卻只能用“熱鬧”來形容。
明明他們都是相聲界有頭有臉的人物,可為何會有如此大的差距呢?
“熱鬧”的葬禮
楊少華葬禮的規模的確是大,來的也都是些有頭有臉的人物,光是他的葬禮,就足足在社交平臺上被“宣傳”了好幾天。
其實以楊少華在相聲界的影響力,這些也都是他應得的,畢竟為我們帶來了那么多的歡樂。
但楊少華的離世之所以會迎來那么大的轟動,并不只是因為他的離世,更在于他的兒子們。
就在楊少華離世的當天上午,他還被推到了大太陽下剪彩,中午賬號更是更新了帶貨淀粉腸的視頻,沒想到這一天還沒過去呢,就傳來了楊少華離世的消息。
這下子,楊少華的兒子們瞬間就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在我們的印象中,晚年應該是最悠閑的時候,不需要操心太多,而“安享晚年”這四個字也不僅僅只是說說而已。
可楊少華似乎并沒有“安享晚年”,而是即便已經九十多歲了,也依然在發揮著自己的價值,不斷地在鏡頭面前帶著貨。
其實楊少華能走到這個高度真的不容易,他出生于窮苦人家,兒時父親就離世了,他只能跟著母親一起艱難地為生計奔忙,甚至還曾靠著撿廢紙和煤核為生。
在成為相聲演員之前,他還學習過修理皮鞋、做過茶社的雜工,后來還是在無意之間聽到了相聲,才就此愛上了這一藝術。
12歲那年,還是在常寶霆的勸導下,他拜了郭榮起為師,就此正式開始了學習相聲。
信息來源:中國新聞網
但要想學好相聲可不是那么容易的,這期間他也遭受過不被重視、不被認可的局面,而要想說好相聲,最重要的還是得抓住觀眾的心,更要對觀眾負責,對自己的每一句話負責。
楊少華也用事實證明了自己的實力,而要說他的大火,主要還是因為趙偉洲的幫助。
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楊少華和趙偉洲做了搭檔,而像《枯木逢春》、《最佳顧客》、《危言聳聽》等等,這些耳熟能詳的相聲作品,就是出自他們倆,也因此被稱為了“黃金搭檔”。
趙偉洲、楊少華
然而在楊少華的名氣逐漸大了之后,他卻轉身捧起了自己的兒子。
2003年,楊少華成為了楊議的捧哏,成功將自己的兒子捧到了一定的高度。
但怎么也沒想到,本就大器晚成的楊少華,居然到了晚年也沒能停歇,這些年來,他雖然退出了相聲界,卻被迫轉戰到了帶貨界。
從他先前的主頁就能看出,視頻基本上都是些帶貨的,包括兒子直播的時候,大多數也有他的出鏡,所以在楊少華離世后,外界就傳出了不少關于兒子們壓榨楊少華的說法,甚至在離世當年都沒能歇息。
而他的葬禮雖然辦的隆重,但看上去卻給人一種“黑社會”的感覺,又是豪車又是大佬的,陣仗是挺大的,可這又何嘗不是和他生前的經歷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反觀常寶華,同為相聲界有頭有臉的人物,他的人生和身后事卻與楊少華完全不同。
直到看了兩人的對比,才發現,這差距真是一目了然!
相聲世家出身的常寶華
對比常寶華和楊少華的出身,差距的確是有些大了,畢竟常寶華出生就在羅馬,自然要少走不少的彎路。
其實在相聲界,常家、侯家和馬家堪稱是當時的“中國相聲世家”,足以見得,常寶華出生似乎就注定了要學習相聲。
但常有一句話叫“紈绔子弟”,說的就是那些有錢人的孩子成天不務正業的情況,不過常寶華雖然出身好,可他卻絲毫沒有走上歪路,而是繼承了家族舊業,走上了說相聲這條路。
常寶華也和楊少華一樣,都在茶社相聲大會當過學徒,可能是出生在相聲世家的原因,僅9歲就已經開始登臺演出了,一生幾乎都獻給了相聲事業,甚至八十多歲還依然活躍在相聲舞臺上。
21歲那年,常寶華拜了“中國相聲泰斗”馬三立為師,光是這一點就已經讓他超過了不少人。
馬三立
可以說在常寶華學習相聲的道路上,他遇到的都是些相聲界有頭有臉的人物,這也為他日后的成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或許就是這些原因,使得他很早就已經懂得了人品藝德的寶貴。
但在2018年9月7日,常寶華因哮喘病離世,享年88歲,一代“相聲大師”就此隕落。
信息來源:光明日報
常寶華的離世對相聲界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損失,把自己一生都投身于相聲事業的他,留下了無數膾炙人口的作品,像《帽子工廠》、《水兵破迷信》、《昨天》等等,共留下了70多段相聲,更創作了170所篇作品,其中包括相聲、小品和快板等等。
而將自己畢生精力都獻給相聲事業的他,離世后也引起了高度的重視,葬禮上出席的也都是些有頭有臉的人物,包括娛樂圈不少明星也都到了現場,只為送常老先生最后一程。
從相關的影像中可以看出,他的葬禮并沒有那么多的喧嘩,更沒有豪車、大佬,有的只是莊嚴和莊重。
包括他的葬禮并沒有搞得太大,更沒有像楊少華的葬禮一樣鬧得人盡皆知,而是低調又莊重。
所以一直到現在為止,常寶華在大家的心中依然是高高在上、值得尊敬的。
反觀楊少華,他的晚年就大不相同了,他明明也能像常寶華一樣安享晚年,或者繼續追求自己的愛好,但卻走上了另一條到了,一直到離世都沒能休息,而他身上的名氣也被消耗到了最后一刻,結局實在是令人唏噓。
而這兩位老藝術家雖然都是相聲界的老人,但人生走向卻完全不同,或許他們的出身就已經注定的這樣的結局。
當然如今兩人都已經離世,只希望他們能一路走好,更希望在另一個世界,他們都能繼續追求自己熱愛的事業。
那么對于常寶華和楊少華的差距,你們有什么看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