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廠突遭“急停”,藏格礦業旗下察爾汗鹽湖鋰資源開采被責令立即停止。
7月17日,藏格礦業(000408)發布公告,全資子公司格爾木藏格鉀肥有限公司于2025年7月16日收到海西州自然資源局、海西州鹽湖管理局下發的《責令立即停止鋰資源開發利用活動通知》,通知要求公司立即停止違規開采行為,并積極整改。
來源:公司公告
停產原因:鋰礦開采手續待完善
公告顯示,《通知》要求藏格鉀肥“嚴格依照國家法律法規,切實履行企業主體責任,立即停止違規開采行為并積極整改,完善鋰資源合法手續”。這意味著,在相關鋰資源開采手續合法合規之前,生產活動必須暫停。公司需在手續完備后,向海西州鹽湖管理局申請復產,獲批后方能恢復生產。
據業內專家分析及公開信息佐證,停產的核心原因在于藏格鉀肥持有的察爾汗鹽湖鉀鎂礦《采礦許可證》(登記于全國礦業權人勘察開采信息管理系統)核準的開采礦種僅為“鉀鹽”,生產規模200萬噸/年,并不包含鋰礦的開采許可。因此,使用該證進行鋰資源開發屬于違規行為,需單獨辦理鋰礦開采的合法手續。
藏格礦業在公告中表示,其負責實際生產碳酸鋰的關聯公司——格爾木藏格鋰業有限公司已按要求停產。公司目前正“積極推進鋰資源開采手續的辦理”,并承諾手續完成后將及時申請復產。
業績影響有限,主力業務運轉正常
針對此次停產對經營的影響,藏格礦業在公告中進行了詳細說明:
1. 藏格鋰業經營目標:2025年,藏格鋰業計劃碳酸鋰產銷量均為1.1萬噸。2025年上半年,預計實現產量5350噸,銷量4470噸,預計實現凈利潤約4900萬元。
2. 占比較低:公司強調,藏格鋰業預計的上半年凈利潤占藏格礦業整體凈利潤的比例“很低”,對公司整體經營業績的影響“較小”。
3. 核心業務未受影響:除藏格鋰業臨時停產外,公司主體、藏格鉀肥(鉀肥生產)及其他子公司的經營活動均正常開展。
4. 上半年業績預增強勁:同日(7月17日),藏格礦業發布了2025年上半年業績預告,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7.50億元至19.00億元,同比大幅增長34.93%至46.49%;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增速更高,達38.54%至50.29%。業績增長的主要驅動力來源于公司與紫金礦業共同控股的西藏巨龍銅業有限公司,預計上半年對其確認的投資收益約12.65億元,同比增長約48.08%。
西藏鹽湖項目獲關鍵突破,資源儲備雄厚
值得關注的是,就在此次停產事件發生前夕(7月15日),藏格礦業公告了一項重大進展:其通過產業基金間接投資的西藏阿里麻米措礦業開發有限公司,正式取得了西藏自治區自然資源廳頒發的麻米錯鹽湖鋰硼礦《采礦許可證》。
資源情況:麻米錯鹽湖礦區面積115.36平方公里,氯化鋰儲量約250萬噸,折合碳酸鋰約217.74萬噸,平均品位氯化鋰5645mg/L,達到大型鹽湖礦床規模。
意義重大:該許可證的取得,賦予了麻米措礦業合法開采鹽湖鋰硼資源的權利,標志著藏格礦業在西藏的核心鹽湖提鋰項目取得關鍵性突破。
不受本次停產影響:公司明確表示,西藏項目擁有的是鋰礦資源專項采礦權證,其開發建設與生產活動不受本次青海察爾汗鹽湖停產事件的影響。
整體資源儲備:藏格礦業通過產業基金合計間接持有西藏麻米錯鹽湖、龍木錯鹽湖、結則茶卡鹽湖,擁有的碳酸鋰資源總儲量約達607.74萬噸,資源基礎雄厚。
股東背景與行業背景
紫金礦業入主:今年5月6日,紫金礦業(601899.SH/2899.HK)全資子公司紫金國際控股以137.29億元對價獲得藏格礦業26.18%股份,成為其控股股東。7月上旬,紫金礦業黨委書記、董事長陳景河率隊赴青海對藏格礦業及下屬企業進行了深入考察調研,并拜會了青海省主要領導,顯示出對新控股公司的重視和支持。
行業背景:此次停產事件發生在國內碳酸鋰市場供應相對過剩、價格自歷史高位(曾超30萬元/噸)持續下行(目前約10萬元/噸)的行業調整期。
公司簡介
藏格礦業是國內領先的綜合性礦業企業,核心業務包括氯化鉀(國內第二大生產企業)和鹽湖提鋰。其擁有青海察爾汗鹽湖724.3493平方公里的鉀鹽開采權,鉀肥年產能超200萬噸。子公司藏格鋰業成立于2017年,是青海省“千億鋰產業鏈”核心企業之一,現有電池級碳酸鋰年產能1萬噸,2023年產量1.16萬噸,銷量1.36萬噸。
關注生物有機肥行業前沿資訊/最新熱點,點擊下方名片關注:
聲明:以上數據整理自公開網絡,以上內容僅供學習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業用途,如有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以作處理。
電話:0311-89183396
作者/編輯/責編:張亞靜
監制:張博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