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佩斯對著鏡頭深深鞠了一躬,花白的胡子隨著他道歉的聲音輕輕發(fā)顫:“哪是大家欠我一張電影票啊,明明是我欠大家一部電影。”他身后,南京路演現(xiàn)場的《戲臺》海報顯得有點孤零零。
7月14日,陳佩斯突然發(fā)布的一則視頻讓影迷都懵了,原本定在7月17日上映的《戲臺》,突然改到7月25日,鏡頭前的他聲音低沉,坦言“排片壓力太大,得給人家讓讓道”,巧的是,就在同一天,姜文的《你行!你上!》和大鵬的《長安的荔枝》雙雙宣布把檔期提前到7月18日。
這兩部大片擠進這個“超級周五”,一下子就搶走了全國影院超過46%的排片,這下,留給其他電影的空間一下子窄得可憐。
老牌藝人為觀眾獻上的作品
陳佩斯一個幾乎被年輕人遺忘的名字,帶著他的電影《戲臺》回歸了,然而,回歸之路并不平坦,仿佛挨了一記悶棍,他如同閉關(guān)多年的劍客,耗費七年心血,以畢生內(nèi)力鑄就一把利劍,出關(guān)之際,卻發(fā)現(xiàn)江湖已變:人們不再比拼劍法,而是較量誰的吆喝聲更響亮,誰的排場更宏大,誰的后臺更堅實。
電影無奈延期一周,他向觀眾鞠躬道歉,那背影與其說是歉意,不如說是一個老手藝人面對陌生賭場的茫然與無奈,他本以為端上的是一盤精心烹制的佳肴,卻未料對方直接掀翻了桌子。
這并非是他的過錯,當(dāng)年離開小品就是因為小品那桌菜肴已變味,充斥著廉價的佐料,令他難以下咽,他以為躲進電影這片天地,能安心做回自己的菜,卻不料這里的后廚,比前廳更為混亂。
充滿心意的電影
并且,《戲臺》對陳佩斯而言,是生命的一部分,七年間,投資人換了幾輪,最終不得不自掏腰包,他沒有選擇那些能召集半個娛樂圈的流量明星,而是堅守著一群戲骨,打磨一個關(guān)于戲班子的故事,破敗的戲臺上,小人物的掙扎、歡喜與悲涼,這不正是他自己的寫照嗎?
在過去,電影的好壞取決于人心的衡量,故事是否講得透徹,人物是否立得住,觀眾走出影院時心中是充實還是空虛,這便是口碑。
朱時茂看完影片,一個大男人淚流滿面,蔡明稱贊“寶刀未老”,這些話語,并非粉絲的溢美之詞,而是同行間,手藝人對另一位手藝人的最高敬意,他們明白,這部電影凝聚了時間和心血,蘊含著寧可站著死,也不跪著撈錢的骨氣,這叫“作品”,而非“產(chǎn)品”。
流量的算法,算不出人心
然而,現(xiàn)在的市場自有其新規(guī),《戲臺》延期的前后,姜文監(jiān)制的《你行!你上!》和大鵬導(dǎo)演的《長安的荔枝》迅速提檔,如同兩輛重型卡車,精準(zhǔn)占據(jù)了陳佩斯原本的位置。
新規(guī)第一條:人多勢眾,葛優(yōu)、胡歌、甄子丹、馬麗、雷佳音、劉德華、楊冪……這些名字本身就是一場盛宴,與電影內(nèi)容關(guān)系不大,這叫“攢局”,攢的是明星,收割的是粉絲。
新規(guī)第二條:錢能通神,宣發(fā)攻勢鋪天蓋地,熱門話題輪番轟炸,再加上低價票補的“鈔能力”,將觀眾的決策成本降至最低,你無需思考電影是否好看,只需知道它便宜、熱鬧,且朋友們都在看。
在這套打法面前,電影本身的質(zhì)量似乎變得無關(guān)緊要,院線追求盈利,自然會將最佳位置留給賣相好、回本快的“商品”,至于角落里那件精雕細(xì)琢的藝術(shù)品,只能自求多福。
就像是,張子楓那部點映口碑不錯的《花漾少女殺人事件》,排片從三成多被砍至不足一成,亦是如此,在熱度的巨浪面前,質(zhì)量這塊小礁石顯得如此脆弱。
現(xiàn)在的市場劣幣逐良幣
究竟是誰在“霸凌”陳佩斯們?將責(zé)任全推給姜文或大鵬,未免小看了這個局,他們同樣是局中人,是新規(guī)下最成功的玩家,真正的推手,是那些無形之手,電影院要生存,關(guān)注的是上座率和爆米花銷量,誰能幫他們賺錢,誰就是大爺,這是生意,無關(guān)情懷。
資本要增值,追逐的是回報率和漂亮的財務(wù)報表,他們信奉數(shù)據(jù)和模型,流量明星和強大宣發(fā)便是他們眼中最穩(wěn)妥的公式,這是投資,無關(guān)藝術(shù)。
而我們,這些觀眾呢?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的耐心被切割得支離破碎,我們習(xí)慣了刷短視頻,看熱搜,隨波逐流,選擇一部電影,往往不是因為“我想看”,而是因為“它很火”,我們口誅筆伐資本無良,卻為流量買單,我們一邊懷念過去的好電影,一邊用腳投票,涌向最熱鬧的場所。
臺下人來人往,臺上鑼鼓未歇
其實這件事尚未至最糟,陳佩斯的《戲臺》點映場場爆滿,張小斐的《惡意》憑借硬口碑在夾縫中殺出一條血路,這表明,人心中的那桿秤仍未失衡,總有人愿意為一份真誠,買一張票,這如同黑暗中,仍有幾點不肯熄滅的火星。
陳佩斯本人,猶如那座老戲臺,歷經(jīng)風(fēng)雨,嘎吱作響,看似搖搖欲墜,卻屹立不倒,臺上的老者,擦去臉上的油彩,清了清嗓子,仍想再唱一出。
他不管臺下還有多少人愿意聆聽,只知道只要自己還在,這鑼鼓便不能停歇,至于我們,是選擇擠在喧鬧的酒席上推杯換盞,還是愿意靜下心來,欣賞一出真正的好戲?
結(jié)語
我們坐在下面,刷著短視頻,搶著看提檔大片,對他臺上那點精致、細(xì)膩、苦澀、幽默,嗤之以鼻,我們不是他不懂這個時代,是這個時代早就容不下他這種“認(rèn)真的人”了,你要問這年頭誰最可憐?不是拍爛片賠錢的導(dǎo)演,不是熱搜掉下來的明星,而是——那群真誠、低調(diào)、活得像古董的“老一代藝術(shù)家”。
他們想拍電影,但電影已經(jīng)不屬于他們了,屬于誰?屬于熱搜,屬于數(shù)據(jù),屬于提檔七天就能把人踹走的那批人,這才是真正惡心的地方。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