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布魯塞爾7月18日電 (記者牛瑞飛)為慶祝中瑞建交75周年,“武夷竹韻,綠動瑞典——中國·南平‘武夷竹立方’推介會”17日在斯德哥爾摩中國文化中心舉行。來自中瑞兩國政商界、文化界及可持續發展領域的嘉賓齊聚一堂,圍繞竹產業發展、綠色創新與文化交流展開深入對話,共促中歐綠色合作走深走實。
圖為活動現場。歐盟亞洲中心供圖
本次活動由南平市人民政府、邵武市人民政府、歐盟亞洲中心等聯合主辦,福建“武夷竹立方”作為全國首個竹產區區域公共品牌亮相現場,成為中瑞合作新焦點。論壇以“以竹為媒”,探索可持續發展新路徑,展現了竹業在生態保護與循環經濟中的巨大潛力。
活動伊始,丹尼爾·奧斯特竹藝展以藝術語言詮釋“自然與人”的和諧共生,拉開交流序幕。歐盟亞洲中心主席埃里克·索爾海姆在視頻致辭中強調,中歐應在綠色發展上加強協作,攜手應對全球氣候挑戰。中國駐瑞典大使崔愛民指出,竹子承載綠色希望,是中瑞合作邁向生態文明的重要載體。
歐盟亞洲中心秘書長顏瑞表示,竹子不僅是環保材料,更是文化橋梁,連接中國可持續生活理念與瑞典氣候行動精神。她呼吁雙方以竹為向導,深化交流、共建共享,邁向綠色未來。
南平市副市長何明星重點推介“以竹代塑”理念,介紹南平作為“中國竹鄉”的資源優勢及產業布局,歡迎歐洲朋友深入體驗“竹美生活”。邵武市市長郭緋紅介紹“武夷竹立方”品牌在科技、設計、市場等方面的創新成效,提出加強國際合作,共享綠色紅利的倡議。
論壇現場,中瑞藝術家以傳統樂器演繹中西合璧之美;多位專家學者圍繞循環經濟、設計創新與綠色金融展開發言,認為竹產業正成為推動可持續發展與中歐合作的重要抓手。
圓桌討論環節,中瑞企業代表、設計師與研究機構就竹產業國際化合作、生態材料推廣等議題深入交流,達成多項合作共識。與會人士普遍認為,應以此次活動為起點,推動竹文化、竹產業、竹科技走向全球,助力構建更加可持續、更加包容的未來合作格局。
本次中瑞竹業交流活動,為雙方在綠色領域搭建了對話平臺,以竹為媒,拓展合作,邁向共贏,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貢獻中歐智慧與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